惴惴

词典解释: zhuì zhuì 1.忧惧戒慎貌。国语辞典注音 ㄓㄨㄟˋ ㄓㄨㄟˋ  拼音 zhuì zhuì憂懼戒慎的樣子。▶ 《詩經.小雅.小宛》:「小心,如臨于谷。」▶ 宋.蘇軾〈秦始皇帝論〉:「與禽獸爭一旦之命,焉。朝不謀夕。」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10262页 第7卷 660

词典名字:

惴惴

词典发音:

zhuì zhuì

国语辞典

惴惴 zhuìzhuì

[tremble in fear] 恐惧的样子

惴惴焉摩玩不已。——· 袁枚《黄生借书说》

惴惴奉行。——《明史》

惴惴恐不当意。——《聊斋志异·促织》

基本解释

惴惴[ zhuì zhuì ]

⒈  忧惧戒慎的样子。

《诗经·小雅·小宛》:「惴惴小心,如临于谷。」
宋·苏轼〈秦始皇帝论〉:「与禽兽争一旦之命,惴惴焉。朝不谋夕。」

引证解释

⒈  忧惧戒慎貌。

《诗·小雅·小宛》:“惴惴小心,如临于谷。”
《魏书·阳固传》:“心惴惴而慄慄兮,若临深而履薄。”
宋 苏轼 《秦始皇帝论》:“与禽兽争一旦之命,惴惴焉,朝不谋夕。”
何景明 《李氏墓志铭》:“夫人见人,恒惴惴慤纳弗耀也。”
鲁迅彷徨·祝福》:“﹝ 祥林嫂 ﹞即使看见人,虽是自己的主人,也总惴惴的,有如在白天出穴游行的小鼠。”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惴惴

  • 惴惴是一个汉语词语, 形容又发愁又害怕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