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夫人

词典解释: 注音 ㄑㄧ ㄈㄨ ㄖㄣˊ  拼音 qī fū rén人名。生卒年不詳。漢高祖的寵姬,生趙王如意。高祖屢欲立為儲君,不果。高祖崩,呂后酖趙王;殺,去其耳目手足,稱為「人彘」。

词典名字:

戚夫人

词典发音:

qī fū rén

国语辞典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戚夫人 (汉刘邦妃子)

  • 戚夫人(前224-前194年)亦称戚姬。秦末定陶人,刘邦受封汉王後,进入后宫,得到汉王刘邦的百般宠幸,生下刘邦的第三子刘如意。
  • 刘邦宠幸戚夫人,戚夫人常对刘邦日夜涕泣,要求刘邦下定决心废黜吕后之子刘盈的太子之位,改立自己的儿子刘如意为太子。刘如意在取代吕后的女婿张敖成为赵王之後,并未去封地赵国,而是留在京城长安,且好几次险些取代刘盈成为太子。戚夫人得宠而欲夺嫡,刘邦因爱欲行废立,故大臣们不支持改立太子。在这种高压情形下,刘邦不得不停止改立太子。
  • 刘邦死後,刘盈即位,吕后为皇太后,囚戚夫人于永巷,让其每日舂米,戚夫人不甘被贬为舂工,于是通过唱怨歌形式,希望有人能告诉她儿子刘如意以及大臣,自己被贬做舂工,吕后得知戚夫人不甘失败,于是派人将其做成人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