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然

词典解释: jié rán 形容界限分明,像割断一样:~不同 ㄧ普及工作和提高工作是不能~分开的。国语辞典注音 ㄐㄧㄝˊ ㄖㄢˊ  拼音 jié rán1. 分明的樣子。▶ 《詩經.商頌.長發》「九有有截」▶ 句下漢.鄭玄.箋:「故天下歸鄉湯,九州齊一。」▶ 清.李漁《閒情偶寄.卷一.詞曲部.詞采》:「即于情事絕不相關之處,亦有連環細筍伏於其中,看到後來方知其妙。」2. 態度嚴肅的樣子。▶ 宋.嚴羽《滄浪詩話.詩辨》:「推原漢魏以來,而謂當以盛唐為法。」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6690页 第5卷 235扫描版:「」在《现代汉语词典》第664页

词典名字:

截然

词典发音:

jié rán

国语辞典

截然 jiérán

[completely;entirely;sharply] 界限分明

截然两样

截然分开

基本解释

截然[ jié rán ]

⒈  分明的样子。

《诗经·商颂·长发》「九有有截」句下汉·郑玄·笺:「故天下归乡汤,九州齐一截然。」
清·李渔《闲情偶寄·卷一·词曲部·词采》:「即于情事截然绝不相关之处,亦有连环细笋伏于其中,看到后来方知其妙。」

⒉  态度严肃的样子。

宋·严羽《沧浪诗话·诗辨》:「推原汉魏以来,而截然谓当以盛唐为法。」

英语completely, sharply (differing)​

德语komplett, vollständig (Adj)​, scharf (Adj)​

法语nettement, complètement

引证解释

⒈  整齐貌;整肃貌。

《诗·商颂·长发》“九有有截” 汉 郑玄 笺:“故天下归乡 汤,九州齐一截然。”
清 魏源 《圣武记》卷六:“万历 间, 刘綎 以兵五千,戍 全罗 二载,海外截然。”

⒉  态度严正貌。

宋 严羽 《沧浪诗话·诗辨》:“故予不自量度,輒定诗之宗旨,且借禪以为喻,推原 汉 魏 以来,而截然谓当以盛 唐 为法。”
《朱子语类》卷六九:“义是处事截然方正,各得其宜。”
清 王夫之 《文学刘君昆映墓志铭》:“迨其以贫易操,则截然拒絶於一旦,乃至相遇而不与揖。”
沙汀 《淘金记》十八:“‘根本就没有这回事!’他又截然地加上一句。”

⒊  界限分明貌。

唐 韩愈 《<郓州溪堂诗>序》:“其后 幽、镇、魏 不悦於政,相扇继变……惟 鄆 也,截然中居,四邻望之,若防之制水,恃以无恐。”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中:“吾子又谓此亦毫釐倏忽之间非谓截然有等,今日知之,而明日乃行也。”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上·词采》:“即于情事截然絶不相关之处,亦有连环细笋伏于其中,看到后来方知其妙。”
冰心 《寄小读者》二三:“我当然不是提倡迷信,偶像崇拜和小孩子扮演神仙故事,截然的是两件事。”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截然

  • 截然,汉语词汇。
  • 拼音:jié rán
  • 释义:1、整齐的样子;整肃的样子。2、态度严正的样子。3、形容界限分明,像割断一样。
  • 出自宋·严羽《沧浪诗话·诗辨》:“故予不自量度,辄定诗之宗旨,且借禅以为喻,推原汉魏以来,而截然谓当以盛唐为法。”唐·韩愈《序》:“其后幽、镇、魏不悦於政,相扇继变……惟郓也,截然中居,四邻望之,若防之制水,恃以无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