扑杀

词典解释: pū shā 1.摔死;击杀。国语辞典注音 ㄆㄨ ㄕㄚ  拼音 pū shā擊殺。▶ 《談徵.言部.撲殺》:「東漢鄧太后不還政,潁川杜招上言,太后怒盛,以縑囊撲殺之。」

词典名字:

扑杀

词典发音:

pū shā

国语辞典
  • 摔死;击杀。
  • 基本解释

    扑杀[ pū shā ]

    ⒈  击杀。

    《谈征·言部·扑杀》:「东汉邓太后不还政颍川杜招上言,太后怒盛,以缣囊扑杀之。」

    引证解释

    ⒈  摔死;击杀。

    刘向 《说苑·正谏》:“毐 败, 始皇 乃取 毐 四支车裂之,取两弟囊扑杀之,取皇太后迁之于 萯阳宫。”
    后汉书·杜根传》:“太后大怒,收执 根 等,令盛以縑囊,於殿上扑杀之。”
    《太平广记》卷四四引《河东记·萧洞玄》:“观君於我,恩爱甚深,今日若不为我发言,便扑杀君儿。”
    《明史·张翀传》:“倘上亦云是者,即扑杀之。”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扑杀

  • 摔死;击杀。 汉 刘向 《说苑·正谏》:“ 毐败, 始皇乃取毐 四支车裂之,取两弟囊扑杀之,取皇太后迁之于萯阳宫 。”《后汉书·杜根传》:“太后大怒,收执根等,令盛以缣囊,於殿上扑杀之。”《太平广记》卷四引《河东记·萧洞玄》:“观君於我,恩爱甚深,今日若不为我发言,便扑杀君儿。”《明史·张翀传》:“倘上亦云是者,即扑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