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告
词典解释:
1.申述,告诉
2.向国家机关、司法机关告发
1.申述,告诉。
《左传·襄公八年》:“敝邑之众,夫妇男女,不遑启处,以相救也。翦焉倾覆,无所控告。”《三国志·魏志·齐王芳传》:“朕以眇身,继承鸿业,煢煢在疚,靡所控告。”《太平广记》卷二七七引 唐 戴孚 《广异记·吕諲》:“ 諲 便仰白:母老子幼,家无所主。控告甚切。” 清 刘大櫆 《吴节妇传》:“以一女子寂处闺门,心思既无所控告,况煢煢孱嫠,抱数岁之孤。”
2.向有关部门告发。
唐 元稹 《弹奏剑南东川节度使状》:“其庄宅等至今被使司收管,臣访闻本主,并在侧近,控告无路,渐至流亡。”《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回:“钱庄上的人大吃一惊,连忙到会审公堂去控告。” 沙汀 《丁跛公》:“于是帐房向他指明,这事早就有人向县里控告了。”
国语辞典
◎ 控告 kònggào
(1) [state;tell]∶申述,告诉
心思无所控告
(2) [charge;accuse;complain;indict]∶向国家机关、司法机关告发
控告他犯了谋杀罪
基本解释
控告[ kòng gào ]
⒈ 告状、投诉。
引《左传·襄公八年》:「翦焉倾覆,无所控告。」
宋·苏轼〈乞常州居住表〉:「不若归命投诚,控告于君父。」
近控诉 指控
⒉ 法律上指向司法机关提出控诉,指控某人犯罪之意。
英语to accuse, to charge, to indict
德语Anklage, anklagen, beschuldigen, Anklage erheben, verklagen, gerichtlich vorgehen (S)
法语accuser, porter plainte
引证解释
⒈ 申述,告诉。
引《左传·襄公八年》:“敝邑之众,夫妇男女,不遑启处,以相救也。翦焉倾覆,无所控告。”
《三国志·魏志·齐王芳传》:“朕以眇身,继承鸿业,煢煢在疚,靡所控告。”
《太平广记》卷二七七引 唐 戴孚 《广异记·吕諲》:“諲 便仰白:母老子幼,家无所主。控告甚切。”
清 刘大櫆 《吴节妇传》:“以一女子寂处闺门,心思既无所控告,况煢煢孱嫠,抱数岁之孤。”
⒉ 向有关部门告发。
引唐 元稹 《弹奏剑南东川节度使状》:“其庄宅等至今被使司收管,臣访闻本主,并在侧近,控告无路,渐至流亡。”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回:“钱庄上的人大吃一惊,连忙到会审公堂去控告。”
沙汀 《丁跛公》:“于是帐房向他指明,这事早就有人向县里控告了。”
网络解释
控告
控告是指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向司法机关揭露违法犯罪事实或犯罪嫌疑人,要求依法予以惩处的行为。控告一般是由遭受犯罪行为直接侵害的被害人或其近亲属提出,主要是基于维护自身权益而要求追究被控告人刑事责任。控告是公民享有的重要权利和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重要手段,也是刑事案件立案材料的主要来源。公民的控告权受到国家《宪法》和其他法律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