摊子

词典解释: tān zi 1.设在路边﹑广场等处的简易售货处。 2.指摆摊时用以放置小商品的器具。 3.比喻组织机构或工作局面。国语辞典注音 ㄊㄢ ˙ㄗ  拼音 tān zi陳設在路旁或廣場的簡易售貨場所。▶ 如:「夜市有很多流動攤子,賣著各式各樣的貨物。」或作「攤兒」。

词典名字:

摊子

词典发音:

tān zi

国语辞典

摊子 tānzi

(1) [booth;vendor's stand]∶设在路旁、广场上无铺面的售货处

菜摊子

(2) [structure of an organization]∶一个组织的结构

摊子铺得过大

基本解释

摊子[ tān zi ]

⒈  陈设在路旁的简易售货场所。也作「摊儿」。

如:「士林夜市的流动摊子,卖著各式各样的货物。」

引证解释

⒈  设在路边、广场等处的简易售货处。

吴伟业 《读史偶述》诗之十六:“布棚摊子满 前门,旧物官窰无一存。”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三回:“天天早起,跑到金利源栈房门口摆个摊子,卖起煨山芋来。”
巴金 《灭亡》第五章:“在堆满着人和菜摊子、菜担子的一个广场前,他知道自己是走到菜市场了。”

⒉  指摆摊时用以放置小商品的器具。

老舍龙须沟》第一幕:“娘子 挎着被 狗子 踢破了的烟摊子。”

⒊  比喻组织机构或工作局面。

柳青 《铜墙铁壁》第三章:“就是合作社还有点摊子,眼前也没多的事。”
潘彩琴 《深深的怀念》:“我们是第一批,后边学校人员很多,炮兵到 牡丹江 才能安摊子啊!”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摊子

  • 摊子,指设在路旁、广场上无铺面的售货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