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步改玉
词典解释:
步:古代祭祀时祭者与尸相距的步数,以地位排列。 改变步数,改换玉饰。指死者身份改变,安葬礼数也应变更。
1.【解释】:步:古代祭祀时祭者与尸相距的步数,以地位排列。改变步数,改换玉饰。指死者身份改变,安葬礼数也应变更。
2.【出自】:《左传·定公五年》:“六月,季平子行东野,还,未至;丙申,卒于房。阳虎将以玙璠(君所配玉)敛,仲梁怀弗与,曰:‘改步改玉。’”
3.【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借指改朝换代
改步改玉玉关人老老之将至至亲好友友风子雨雨丝风片片云遮顶顶名冒姓姓甚名谁谁是谁非非亲非故故人之情情不可却却之不恭恭而有礼礼为情貌貌似强大大中至正正中下怀怀丸操弹弹丝品竹竹报平安安不忘危危于累卵卵与石斗斗丽争妍妍姿艳质质伛影曲曲不离口口不二价价值连城城下之盟盟山誓海海不扬波波光鳞鳞鳞次栉比比众不同同休共戚戚戚具尔尔汝之交交口同声声东击西西台痛哭哭丧着脸脸无人色色丝虀臼臼头深目目下十行行不从径径一周三三三两两两世为人人一己百百万雄兵兵不厌权权倾中外外刚内柔柔声下气气义相投投井下石石人石马马上功成成一家言言三语四四不拗六六亲不和和光同尘尘垢秕糠糠秕在前前仆后继继古开今今夕何夕夕寐宵兴兴亡祸福福不盈眦眦裂发指指不胜屈屈尊就卑卑不足道道不举遗
国语辞典
亦作“改玉改行”。亦作“改玉改步”。亦作:改玉改行改玉改步
基本解释
改步改玉[ gǎi bù gǎi yù ]
⒈ 玉,玉佩,所以节行步。古时君臣或贵族,因身分不同,步履佩玉也就有差别。改步改玉,谓死者身分已改变,葬礼也应有所改变。也作「改玉改行」。
引《左传·定公五年》:「六月,……丙申,卒于房。阳虎将以玙璠敛,仲梁怀弗与,曰:『改步改玉。』」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改玉改行”。亦作“改玉改步”。 《左传·定公五年》:“季平子 行 东野,还,未至。丙申,卒于 房。
引阳虎 将以璵璠歛, 仲梁怀 弗与,曰:‘改步改玉。’”
杜预 注:“昭公 之出, 季孙 行君事,佩璵璠祭宗庙。今 定公 立,復臣位,改君步,则亦当去璵璠。”
《国语·周语中》:“晋 文公 既定 襄王 于 郟,王劳之以地,辞,请隧焉。王不许,曰:‘……先民有言曰:“改玉改行。”
’” 韦昭 注:“玉,佩玉,所以节行步也。君臣尊卑,迟速有节,言服其服则行其礼,以言 晋侯 尚在臣位,不宜有隧也。”
原谓改变步武,更改佩玉,使符合臣制。后称改变制度或改朝换代为“改玉改步”。 章炳麟 《革命道德说》:“蒙古 不道,宰割诸夏,改玉改步,人无异心。”
晋 郭璞 《南郊赋》:“於是时惟青阳,日在方旭,我后将受命灵坛,乃改步而鸣玉。”
《南齐书·高帝纪上》:“姬旦 秉哲, 曲阜 启蕃,或改玉以弘风,或胙土以宣化。”
清 黄宗羲 《余恭人传》:“柴天改玉之交,皇风未畅,鼎族阽危,謡言沸火。”
成语解释
改步改玉
【解释】步:古代祭祀时祭者与尸相距的步数,以地位排列。改变步数,改换玉饰。指死者身份改变,安葬礼数也应变更。
【出处】《左传·定公五年》:“六月,季平子行东野,还,未至;丙申,卒于房。阳虎将以玙璠(君所配玉)敛,仲梁怀弗与,曰:‘改步改玉。’”
【近义词】改玉改步、改玉改行、改朝换代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借指改朝换代
© 汉典
网络解释
改步改玉
改步改玉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是gǎi bù gǎi yù,意思是改变步数,改换玉饰。指死者身份改变,安葬礼数也应变更。出自《左传·定公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