敌敌畏

词典解释

化学名O,O-二甲基-O-(2,2-二氯乙烯基)磷酸酯。有机磷杀虫剂。由敌百虫与液碱反应而成,或由亚磷酸三甲酯与三氯乙醛缩合而得。纯品为无色油状液体,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挥发性强。有触杀、熏蒸作用,杀虫迅速,残效短。有乳油。防治菜蚜、菜青虫、稻飞虱等及卫生害虫。对人畜毒性较大。

词典名字:

敌敌畏

词典发音:

dí dí wèi

国语辞典
  • 一种有机磷杀虫剂,无色油状液体,挥发性较强,用于防治稻飞虱、菜蚜及蚊蝇等多种害虫。
  •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一种有机磷杀虫剂,无色油状液体,挥发性较强,用于防治稻飞虱、菜蚜蚊蝇等多种害虫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敌敌畏

  • 敌敌畏又名DDVP,学名O,O-二甲基-O-(2,2-二氯乙烯基)磷酸酯,有机磷杀虫剂的一种,分子式C4H7Cl2O4P。一种有机磷杀虫剂,工业产品均为无色至浅棕色液体,纯品沸点74℃(在133.322Pa下)挥发性大,室温下在水中溶解度1%,煤油中溶解度2%~3%,能溶于有机溶剂,易水解,遇碱分解更快。毒性大,急性毒性LD50值:对大白鼠经口为56~80mg/kg,经皮为75~210mg/kg。
  • 2017年10月27日,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公布的致癌物清单初步整理参考,敌敌畏在2B类致癌物清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