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回

词典解释

元文学家。字万里,号虚谷,歙县(今属安徽)人。宋景定间别省登第,知严州。元兵至,迎降,授建德路总管。不久罢官,往来杭歙间。评选唐宋以来律诗,编为《瀛奎律髓》,标榜江西诗派,并倡“一祖三宗”之说:以杜甫为一祖,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为三宗。其所为文,《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谓为“学问议论,一尊朱子,崇正辟邪,不遗余力,居然醇儒之言”。有《虚谷集》,已佚,今存《桐江集》《桐江续集》

词典名字:

方回

词典发音:

fāng huí

国语辞典
1.古仙人名。相传于唐尧时曾隐于五柞山﹐尧聘为闾士﹐炼食云母粉﹐为人治病。道成﹐被劫持﹐闭于室中﹐求其传道。回乃化身而去﹐以"方回"印封其户。时人言得回一丸泥涂门﹐终不可开。见汉刘向《列仙传.方回》。 2.借指山野隐士。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古仙人名。相传于 唐尧 时曾隐于 五柞山,尧 聘为闾士,炼食云母粉,为人治病。道成,被劫持,闭于室中,求其传道。 回 乃化身而去,以“方回”印封其户。时人言得 回 一丸泥涂门,终不可开。见 汉 刘向 《列仙传·方回》。

《后汉书·周磐传》:“昔 方回、支父 嗇神养和,不以荣利滑其生术。”

⒉  借指山野隐士。

明 胡应麟 《诗薮·闰馀上》:“因悉采汇为一编,亡论《云门》大吕,即 方回、阿段,例掇弗遗。”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方回 (元代诗论家)

  • 方回(1227~1305),汉族,徽州歙县(今属安徽)人。元朝诗人、诗论家。字万里。徽州歙县(今属安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