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山

词典解释


山顶平展、山坡陡峻的山体。软硬相间的水平岩层地区,经流水侵蚀切割,坚硬岩层形成平顶坡陡的顶盖,松软岩层形成斜坡。如南京附近的方山。
在江苏省南京市南、江宁县中部。由第四纪火山堆积而成,顶部为玄武岩覆盖。海拔208米,孤峰兀立。以山形如方印,故名。古称天印山。有海慧寺、方山大庙、上定林寺塔、洞玄观等名胜古迹。
县名。在山西省西部、吕梁山西侧。三川河上游北川河流贯。县人民政府驻圪洞镇。隋置方山县,元入离石县,1918年复由离石县析置。1954年与离石县合并为离山县,1958年离山县改名离石县。1971年又自离石县析置。以方山得名。农产以谷子、小麦、高粱、马铃薯为主。林业资源丰富。工业有采煤、水泥、印刷、酿酒。名胜古迹有北武当山、鼓楼。

词典名字:

方山

词典发音:

fāng shān

国语辞典
1.山名。在今江苏省南京市东南。传说为秦始皇凿断金陵山以疏淮水处﹐其地四方而峭绝﹐故名。 2.指方山冠。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山名。在今 江苏省 南京市 东南。传说为 秦始皇 凿断 金陵山 以疏 淮水 处,其地四方而峭绝,故名。

侯方域定鼎说》:“﹝ 鉴观 秣陵,厥有王气,令朱衣三千之众,凿立 方山,疏迤水道。”

⒉  指方山冠。此借指 汉 族文职官僚。参见“方山冠”。

章炳麟 《杂感》诗之二:“谁教两犬竞呀呀,貂尾方山总一家。恨少 舞阳 屠狗侣,扫除羣吠在 潼 华。”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方山 (南京市江宁区方山)

  • 方山位于南京市江宁区科学园内,占地面积8.6平方公里,紧靠江宁大学城和高新企业区。从远处望去,方山是一座不太高的平顶山(海拔约208米),远望如一方印,古称印山。方山虽不高,但由于位于平原之上,仍不失巍峨挺拔。
  • 方山 (地理学名词)

  • 方山,是分割出来的破碎山体,山顶较为平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