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明

词典解释: fāng míng 1.上下四方神明之象。木制﹐方四尺﹐设六色六玉。古代诸侯朝见天子﹑会盟或天子祭祀时所置。 2.传说中人名。国语辞典注音 ㄈㄤ ㄇㄧㄥˊ  拼音 fāng míng四方神明的像。▶ 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祝盟》:「騂毛白馬,珠盤玉敦,陳辭乎之下,祝告於神明者也。」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9542页 第6卷 1559

词典名字:

方明

词典发音:

fāng míng

国语辞典
1.上下四方神明之象。木制﹐方四尺﹐设六色六玉。古代诸侯朝见天子﹑会盟或天子祭祀时所置。 2.传说中人名。
基本解释

方明[ fāng míng ]

⒈  四方神明的像。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祝盟》:「骍毛白马,珠盘玉敦陈辞乎方明之下,祝告于神明者也。」

引证解释

⒈  上下四方神明之象。木制,方四尺,设六色六玉。古代诸侯朝见天子、会盟或天子祭祀时所置。

仪礼·觐礼》:“诸侯覲于天子,为宫方三百步,四门,坛十有二寻,深四尺,加方明于其上。方明者,木也,方四尺。设六色,东方青,南方赤,西方白,北方黑,上玄,下黄。设六玉,上圭,下璧,南方璋,西方琥,北方璜,东方圭。”
郑玄 注:“方明者,上下四方神明之象也。”
贾公彦 疏:“谓合木为上下四方,故名方;此则神明之象,故名明。此 郑 解得名方明神之义也。”
胡培翚 正义:“方明,以方四尺之木为之,上下四方,共有六面。设六色者,每面各设一色,以象其神。设六玉者,每面各设一玉,以为之饰。”
《汉书·律历志下》:“商 十二月乙丑朔旦冬至,故《书序》曰:‘ 成汤 既没, 太甲 元年,使 伊尹 作《伊训》。’《伊训》篇曰:‘惟 太甲 元年十有二月乙丑朔, 伊尹 祀于先王,诞资有牧方明。’言虽有 成汤、太丁、外丙 之服,以冬至越茀祀先王于方明以配上帝,是朔旦冬至之岁也。”

⒉  传说中人名。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方明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主任、播音指导)

  • 方明,1941年出生,本名叫崔明德,北京人。现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音部主任,播音指导,并任中国播音学研究会会长。1956年10月入中央广播事业感技术人员训练班学习无线电发射专业,1958年4月调至中央控制室录音科任录音员,1960年4月调至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任播音员。1961年,北京电视大学中文系肄业。历任中央台播音部副组长、副主任、主任播音员。曾被推荐为第五届全国青联特邀委员。1985年曾被评为全国广播电视系统优秀工作者。1992年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