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胜

词典解释: fāng shèng 古代一种首饰,形状是由两个斜方形一部分重叠相连而成,后也泛指这种形状。国语辞典注音 ㄈㄤ ㄕㄥˋ  拼音 fāng shèng把方形信箋的兩斜角摺成菱形花樣。古代民間寄情書,常常這樣做,象徵同心。▶ 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三本.第一折》:「不移時,把花牋錦字,疊做個同心方勝兒。」▶ 《警世通言.卷二三.樂小舍?生覓偶》:「樂知將此詩題於桃花箋上,摺為方勝,藏於懷袖。」

词典名字:

方胜

词典发音:

fāng shèng

国语辞典
古代一种首饰,形状是由两个斜方形一部分重叠相连而成,后也泛指这种形状。
基本解释

方胜[ fāng shèng ]

⒈  把方形信笺的两斜角折成菱形花样。古代民间寄情书,常常这样做,象征同心。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一折》:「不移时,把花牋锦字,叠做个同心方胜儿。」
警世通言·卷二三·乐小舍?生觅偶》:「乐知将此诗题于桃花笺上,折为方胜,藏于怀袖。」

引证解释

⒈  形状像由两个菱形部分重迭相连而成的一种首饰。后借指这种形状。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三本第一折:“先写下几句寒温序,后题著五言八句诗。不移时,把花牋锦字,叠做个同心方胜儿。”
王季思 校注:“胜本首饰,即今俗所谓綵结。方胜,则谓结成方形者。”
许地山 《换巢鸾凤》:“走路时,珠鞋一步一步印在软泥嫩苔之上,印得一路都是方胜了。”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方胜 (陕西书法家协会原副秘书长)

  • 方胜,字敬吉,男,汉族,山西五台人,1941年7月生于四川成都。自细酷爱金石书画,从张寒杉、叶访樵学习书画,又随陈泽秦、黄永年研习篆刻。书法以篆隶见长,运笔稳健遒劲,格调谨严古雅。
  • 方胜 (汉语词汇)

  • 词目】方胜
  • 拼音】fāng shèng
  • 注音】ㄈㄤ ㄕㄥˋ
  • 指形状像由两个菱形部分重迭相连而成的一种首饰。后借指这种形状。
  •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三本第一折:“先写下几句寒温序,后题著五言八句诗。不移时,把花牋锦字,叠做个同心方胜儿。” 王季思 校注:“胜本首饰,即今俗所谓彩结。方胜,则谓结成方形者。” 许地山 《换巢鸾凤》:“走路时,珠鞋一步一步印在软泥嫩苔之上,印得一路都是方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