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

词典解释

全称日本国。亚洲东部岛国。西隔东海、黄海、朝鲜海峡、日本海同中国、朝鲜、韩国、俄罗斯相望,东临太平洋。领土由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四个大岛和三千九百多个小岛组成。面积37.78万平方公里。人口12 510万(1995年),城市人口占78%。绝大部分是大和民族,信神道教或佛教。日语为国语,少数阿伊努人通用阿伊努语。首都东京。山地约占全国面积的76%,最高峰富士山海拔3 776米。多火山,地震。平原大多分布于沿海或大河下游地区,以关东平原最大。海岸线长约3万公里,曲折多港湾。温带海洋性季风气候,但北部已属寒温带,南部进入亚热带。绝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1 000~2 000毫米。初夏多梅雨,夏秋多台风。河流短急,富水力。多森林。矿产贫乏,仅铜和硫黄较多。从古代起就同中国有频繁文化交流。公元4世纪建立统一国家。7世纪大化改新后建中央集权体制。1868年明治维新后,资本主义发展迅速,成为军事封建帝国主义国家。1894年发动侵略中国的甲午战争,侵占台湾和澎湖列岛。1931年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北,1937年发动全面侵华战争,1941年又发动太平洋战争。战败,于1945年8月15日宣布无条件投降。1947年实施新宪法,成为以天皇为国家象征的议会制国家。60年代末跃居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强国。经济结构以电子、汽车、钢铁、石油化工、造船等为主。主要工业区大都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工业原料和燃料主要依靠进口,制成品大量出口。农业主产稻米、小麦、蚕茧和茶叶,捕鱼量居世界前列。出口机械、电子产品、汽车、化工产品、钢铁、船舶等;进口石油、液化天然气、食品、矿物、木材、煤炭等。

词典名字:

日本

词典发音:

rì běn

国语辞典

日本 Rìběn

[Japan] 国名。亚洲东部的岛国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日本 (日本国)

  • 日本国(日语:にっぽんこく、にほんこく英语:Japan),简称“日本”,位于东亚、国名意为“日出之国”,领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个大岛及7200多个小岛组成,总面积37.8万平方公里。主体民族为大和族,通用日语,总人口约1.26亿。
  • 3世纪中叶,其境内出现较大的国家大和国。645年,日本向中国唐朝学习,进行大化改新。12世纪后期,天皇皇权旁落,进入幕府统治时代。19世纪50年代中期,欧美列强侵入迫使日本放弃“锁国政策”,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日本人民展开了反对侵略、反对幕府统治的斗争。1868年,明治天皇重新掌权,进行明治维新,迅速跻身资本主义列强行列,对外逐步走上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曾多次侵略中国、朝鲜等亚洲国家。二战日本投降后,颁布新宪法,由天皇制国家变为以天皇为国家象征的议会内阁制国家。
  • 日本是一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也是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其资源匮乏并极端依赖进口,发达的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要支柱。科研、航天、制造业、教育水平均居世界前列。此外,以动漫、游戏产业为首的文化产业和发达的旅游业也是其重要象征。日本在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等许多方面堪称世界典范,其国民普遍拥有良好的教育、极高的生活水平和国民素质。至今保存着以茶道、花道、书道等为代表的日本传统文化。
  • 2017年12月8日,明仁天皇退位日定于2019年4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