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霭

词典解释

黄昏时的云霞与雾气

傍晚的云雾。

南朝 宋 颜延之 《陶徵士诔》:“晨烟暮靄,春煦秋阴,陈尽輟卷,置酒絃琴。” 宋 柳永 《雨霖铃》词:“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靄沈沈 楚 天阔。” 明 王世懋 《横塘春泛》诗:“山连暮靄迷前浦,云拥春流入远江。” 茅盾 《陀螺》五:“一片清凉的月色从渐浓的暮霭中透出来。”

词典名字:

暮霭

词典发音:

mù ǎi

国语辞典

暮霭 mù’ǎi

[evening mist] 黄昏时的云霞与雾气

暮霭沈沈天阔。—— 柳永《雨霖铃》

基本解释

暮霭[ mù ǎi ]

⒈  傍晚的云雾。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青山隔送行,疏林不做美淡烟暮霭相遮蔽。」

曙曦

引证解释

⒈  傍晚的云雾。

南朝颜延之 《陶徵士诔》:“晨烟暮靄,春煦秋阴,陈尽輟卷,置酒絃琴。”
宋 柳永 《雨霖铃》词:“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靄沈沈 楚 天阔。”
明 王世懋 《横塘春泛》诗:“山连暮靄迷前浦,云拥春流入远江。”
茅盾 《陀螺》五:“一片清凉的月色从渐浓的暮霭中透出来。”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暮霭

  • 暮霭是一个汉语词语,
  • 拼音: mù ǎi
  • 指黄昏时的云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