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泥

词典解释: zǎo ní 1.将枣子煮熟后去皮去核捣烂制成的泥状物,做馅儿用。如月饼﹑包子等。国语辞典注音 ㄗㄠˇ ㄋㄧˊ  拼音 zǎo ní把棗煮熟後去皮、搗爛製成的泥狀物。多用作糕餅的餡。▶ 如:「棗泥月餅」。

词典名字:

枣泥

词典发音:

zǎo ní

国语辞典
将枣子煮熟后去皮去核捣烂制成的泥状物,做馅儿用。如枣泥月饼﹑枣泥包子等。
基本解释

枣泥[ zǎo ní ]

⒈  把枣煮熟后去皮、捣烂制成的泥状物。多用糕饼的馅。

如:「枣泥月饼」。

引证解释

⒈  将枣子煮熟后去皮去核捣烂制成的泥状物,做馅儿用。如枣泥月饼、枣泥包子等。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枣泥

  • 枣泥是一种饮食加工产物,是将红枣去核,用水果机打成泥状,具有香甜沙软、入口生津的口感,在中国各地常用做甜品点心的馅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