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图

词典解释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派的创始人。原姓阿里斯托克勒(Aristocles)。苏格拉底的弟子,亚里士多德的老师。生于雅典。曾三次去西西里岛上的叙拉古城邦活动,试图影响该邦僭主狄奥尼修斯父子,实现他所理想的奴隶主贵族政治,均失败而归。公元前387年在雅典创办学园,收徒讲学,逐步建立起欧洲哲学史上第一个庞大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其中心是理念论。他在自然观、认识论方面提出了宇宙生成说和回忆说;在辩证法方面阐述了他的概念辩证法;在伦理观和社会政治观上,系统地阐发了四主德的理论,提出了等级森严的理想国制度与“哲学王”的思想。在美学上,认为美是真也是善,纯粹的美是理念,绝对不能为艺术所表现;现实事物是理念的“摹本”,“摹仿”现实事物的艺术作品是“摹本的摹本”。在教育上,主张教育应当由国家来组织,目的主要是培养统治者。是欧洲哲学史上第一个有大量著作传世的哲学家。他在学园中的讲稿虽未留传下来,但他的对话却被全部保存。西方研究者对这些对话的真实性和创作时间曾作过许多考证,比较确定的大致有三十余篇。

词典名字:

柏拉图

词典发音:

bó lā tú

国语辞典

柏拉图 Bólātú

[plato] (公元前427—公元前347) 古希腊客观唯心主义哲学家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柏拉图 (古希腊哲学家)

  • 柏拉图(Plato,Πλάτeων, 公元前427年—公元前347年),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也是全部西方哲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化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
  • 他和老师苏格拉底,学生亚里士多德并称为希腊三贤。另有其创造或发展的概念包括:柏拉图思想、柏拉图主义、柏拉图式爱情等。柏拉图的主要作品为对话录,其中绝大部分对话都有苏格拉底出场。但学术界普遍认为,其中的苏格拉底形象并不完全是历史上的苏格拉底。
  • 除了荷马之外,柏拉图也受到许多那之前的作家和思想家的影响,包括了毕达哥拉斯所提出的“和谐”概念,以及阿那克萨戈拉教导苏格拉底应该将心灵或理性作为判断任何事情的根据;巴门尼德提出的连结所有事物的理论也可能影响了柏拉图对于灵魂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