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莓

词典解释

蔷薇科。落叶半灌木。茎常有刺。单叶,掌状分裂或三数复叶。花腋生,白色。浆果圆形,红、暗红、黄或黑色,夏秋成熟。性较耐寒而不耐旱。用扦插、分株、压条等繁殖。中国有野生,东北有少量栽培。种类很多,可食用者主要有红树莓R. idaeus,亦名“覆盆子”,黑树莓R. occiden-talis和掌叶悬钩子R. palmatus

词典名字:

树莓

词典发音:

shù méi

国语辞典
  • 落叶半灌木,浆果圆形,味酸可食,与根、皮均可入药。
  •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落叶半灌木,浆果圆形,味酸可食,与根、皮均可入药。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七·悬钩子》﹝集解﹞引 汪机 曰:“树莓枝梗柔软有刺,颇类金樱。四五月结实覆盆子,採之擎蒂而中实,味酸。”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树莓

  • 树莓(学名:Rubus corchorifolius L. f.),又名山莓、山抛子、牛奶泡、撒秧泡,三月泡、四月 泡、龙船泡,大麦泡、泡儿刺,刺葫芦、馒头菠、高脚波,直立灌木,高1-3米;枝具皮刺,幼时为柔毛。单叶,卵形至卵状披针形,多生在向阳山坡、山谷、荒地、溪边和疏密灌丛中潮湿处,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花期2-3月,果期4-6月。具有涩精益肾助阳明目、醒酒止渴、化痰解毒之功效,主治肾虚、遗精、醉酒、丹毒等症。叶性微苦,解毒、消肿、敛疮等、咽喉肿痛、多发性脓肿、乳腺炎等症。除东北、甘肃、青海、新疆、西藏外,中国其余省份、朝鲜、日本、缅甸、越南均有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