桡骨

词典解释: ráo gǔ 1.人和脊椎动物(四足类)前臂两长骨之一。与尺骨并排,位于拇指一侧。上端与尺骨﹑肱骨构成肘关节,下端与腕骨构成腕关节。国语辞典注音 ㄋㄠˊ ㄍㄨˇ  拼音 náo gǔ人類和脊椎動物的前臂兩長骨之一。▶ 如:「人類前臂兩長骨中較短者為橈骨。」

词典名字:

桡骨

词典发音:

ráo gǔ

国语辞典

桡骨 ráogǔ

[radius] 人类前臂靠拇指一边的骨或鱼类以上的脊椎动物前肢的相应部分

基本解释

桡骨[ náo gǔ ]

⒈  人类和脊椎动物的前臂两长骨之一。

如:「人类前臂两长骨中较短者为桡骨。」

引证解释

⒈  人和脊椎动物(四足类)前臂两长骨之一。与尺骨并排位于拇指一侧。上端与尺骨、肱骨构成关节下端腕骨构成腕关节。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桡骨

  • 桡骨(radius)位于前臂外侧部,分一体两端。上端膨大称桡骨头head of radius,头上面的关节凹与肱骨小头相关节;周围的环状关节面与尺骨相关节;头下方略细,称桡骨颈(neck of radiusa)颈的内下侧有突起的桡骨粗隆(radial tuberosity)桡骨体呈二棱柱形,内侧缘为薄锐的骨间缘。下端前凹后凸,外侧向下突出,称茎突(styloid processo),下端内面有关节面,称尺切迹,与尺骨头相关节,下面有腕关节面与腕骨相关节。桡骨茎突和桡骨头在体表可扪到。人跌倒手过伸着地时,间接暴力可引起桡骨小头骨折或下端骨折(colles)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