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园子弟

词典解释

原指唐玄宗时梨园宫廷歌舞艺人的统称。 后泛指戏曲演员。

1.【解释】:原指唐玄宗时梨园宫廷歌舞艺人的统称。后泛指戏曲演员。

2.【出自】: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十回:“通省梨园子弟各班愿与者,书名画知,届时齐集湖亭,各演杂剧。”

3.【示例】:惟兹~,犹存汉官威仪。 ◎陈去病《论戏剧之有益》

词典名字:

梨园子弟

词典发音:

lí yuán zǐ dì

国语辞典
  • 见“梨园弟子 ”。
  • 基本解释

    梨园子弟[ lí yuán zǐ dì ]

    ⒈  泛称表演戏曲艺人参见「梨园弟子」条。

    唐·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诗:「梨园子弟散如烟,女乐余姿映寒日。」
    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二》:「包大又去唤了一部梨园子弟,张多保置酒设筵,是日就换了冠带。」


    引证解释

    ⒈  见“梨园弟子”。

    成语解释

    梨园子弟

    【解释】原指唐玄宗时梨园宫廷歌舞艺人的统称。后泛指戏曲演员。

    【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十回:“通省梨园子弟各班愿与者,书名画知,届时齐集湖亭,各演杂剧。”

    【示例】惟兹~,犹存汉官威仪。 ◎陈去病《论戏剧之有益》

    网络解释

    梨园子弟

  • 梨园子弟,原指唐玄宗时梨园宫廷歌舞艺人的统称。后泛指戏曲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