椅子

词典解释: yǐ zi 1.有靠背的坐具。国语辞典注音 ㄧˇ ˙ㄗ  拼音 yǐ zi供人坐臥的器具。其材質有木頭、竹子、藤、塑膠等。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6159页 第4卷 1091扫描版:「」在《现代汉语词典》第1540页

词典名字:

椅子

词典发音:

yǐ zi

国语辞典

椅子 yǐzi

[chair] 以木、金属、竹子、藤等制作的带靠背的坐具

基本解释

椅子[ yǐ zi ]

⒈  供人坐卧器具。其材质木头、竹子、藤、塑胶等。

英语chair, CL:把[ba3],套[tao4]

德语Stuhl (S)​

法语chaise

引证解释

⒈  有靠背的坐具

南唐 尉迟偓 《中朝故事》:“崇文 曰:‘君非久在卑位也。’指己座下椅子谓之曰:‘此椅子犹不足与君坐。’”
《朱子语类》卷八七:“今却在车上用椅子坐。”
曹禺 《雷雨》第三幕:“四凤,你把那张好椅子拿过来。”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椅子 (日常生活家具)

  • 椅子是一种日常生活家具,一种有靠背、还有扶手的坐具。古代席地而坐,原没有椅子。据文籍记载,椅子的名称始见于唐代,而椅子的形象则要上溯到汉魏时传入北方的胡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