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中

词典解释


古地区名。战国时赵武灵王西略地至榆中。《史记·秦始皇本纪》:“自榆中并河以东,属之阴山,以为四十四县,城河上为塞”,“迁北河榆中三万家”。故地所在自来说法不一:三国魏苏林说在上郡,指今陕西的东北角。唐张守节说在胜州北河北岸,即今内蒙古河套东北岸。二说都认为榆中即榆溪塞所在。晋徐广、北魏郦道元说在金城,即今甘肃兰州市、榆中一带,与榆溪塞不在一处。
县名。在甘肃省兰州市东南部。陇海铁路经过境内。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汉置榆中县,北周废。金置金州,明改金县,1912年改金城县,1919年复改榆中县。农产有小麦、杂粮和烟草、瓜果,是“兰州水烟”的主要产区。南部并富山林之利。矿产有煤等。工业有建材、机械、煤炭、水烟、塑料等。名胜有兴隆山、石门沟。

词典名字:

榆中

词典发音:

yú zhōng

国语辞典
指榆林塞。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指 榆林塞。

史记·赵世家》:“王略 中山 地,至 寧葭,西略胡地,至 榆中。”
张守节 正义:“胜州 北河 北岸也。”
资治通鉴·周赧王九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引 杜佑 曰:“即 秦 榆林塞。”
枚乘上书重谏吴王》:“昔 秦 西举胡戎之难,北备 榆中 之关。”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