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后

词典解释: mǔ hòu 1.帝王之母。 2.泛称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后。国语辞典注音 ㄇㄨˇ ㄏㄡˋ  拼音 mǔ hòu古代皇帝對母親的稱呼。▶ 《三國志.卷五.魏書.后妃傳.序》:「魏因漢法,之號,皆如舊制。」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10420页 第7卷 818

词典名字:

母后

词典发音:

mǔ hòu

国语辞典
1.帝王之母。 2.泛称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后。
基本解释

母后[ mǔ hòu ]

⒈  古代皇帝对母亲的称呼。

《三国志·卷五·魏书·后妃传·序》:「魏因汉法,母后之号,皆如旧制。」

引证解释

⒈  帝王之母。

《汉书·诸侯王表序》:“﹝ 王莽 ﹞因母后之权,假 伊 周 之称,顓作威福庙堂之上,不降阶序而运天下。”
葛洪 《抱朴子·吴失》:“秉维之佐,牧民之吏,非母后之亲,则阿諂之人也。”
蔡东藩 《慈禧太后演义》第四十回:“尊太后为太皇太后,兼祧母后为皇太后,已有明喻颁发。”

⒉  泛称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后。 《三国志·魏志·后妃传序》:“汉 制,帝祖母曰太皇太后,帝母曰皇太后,帝妃曰皇后,其餘内官十有四等

魏 因 汉 法,母后之号,皆如旧制。”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母后

  • 《三国志·魏志·后妃传序》:“汉制,帝祖母曰太皇太后,帝母曰皇太后,帝后曰皇后,期于内官十有四等。魏因汉法,母后之号,皆如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