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阴

词典解释


郡名。南朝梁末置。治江阴(今市)。辖境约当今江苏江阴市一带。隋平陈废。
军、州名。五代南唐李昪置军。治江阴。宋时屡有废置。元至元中升为路,不久降为州,明初降为县。倚江为险,宋南渡后,置营寨于城北君山山麓,为战守要地。
市名。在江苏省无锡市北部,北滨长江。有锡澄运河通无锡市。市人民政府驻澄江镇。南朝梁置江阴县。1987年改设市。以在长江之阴(南岸)得名。人口114万(城镇32万,1996年)。工业有纺织、服装、机械、造船等。农产以稻、小麦为主。水产以河豚著名。市北建有长江大桥。古迹有明晴山堂石刻及徐霞客墓等。马镇乡南旸岐村建有徐霞客纪念堂。有著名的华西村。

词典名字:

江阴

词典发音:

jiāng yīn

国语辞典
  • 江的南边。古以水的南面为阴。亦指长江南岸地区。
  •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江的南边。古以水的南面为阴。亦指 长江 南岸地区。

    南朝鲍照日落望江赠荀丞》诗:“日落岭云归延颈望 江 阴。”
    南朝 梁 江淹 《莲华赋》:“於是生乎陂泽出乎江阴,见綵霞之夕照,覿朝云之昼临。”
    北齐书·文宣帝纪》:“江 阴告祸,民无适归。”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江阴 (江苏南部县级市)

  • 江阴市,简称澄,因地处“大江之阴”而得名,是一座滨江港口花园城市。江阴位于中国华东,江苏省南部,长江三角洲太湖平原北端。东接张家港,南临无锡,西连常州,北对靖江。江阴地处江尾海头、长江咽喉,历代为江防要塞,是大江南北的重要交通枢纽和江海联运换装的天然良港城市。
  • 江阴市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有1736年建置史。山之北水之南为阴,江阴意表江南。江阴文化属吴越文化,江阴人属江浙民系使用吴语。江阴城市精神为人心齐、民性刚、敢攀登、创一流。
  • 江阴原属吴地延陵,晋朝置暨阳县,南朝梁为江阴郡,南宋时为两浙路十六府之一江阴军兼全国八处市舶司通商口岸城市之一,明清两代属常州府,1983年改为无锡市行政代管,2017年江阴市成为江苏省唯一的县级集成改革试点城市探索县域发展新路径。江阴枕山负水,襟带三吴,有“延陵古邑”“春申旧封”“芙蓉城”“忠义之邦”之称。江阴市辖澄江街道等3个街道、10个镇、2个经济开发区、1个国家高新区。市政府设于澄江中路9号。
  • 江阴市民营经济发达,是“中国制造业第一县”,领航中国县域经济。江阴誉为“中国资本第一县”,有47家上市公司。先后获150多项全国性荣誉,在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排名中连续14年蝉联榜首。
  • 江阴有滨江要塞旅游区(鹅鼻嘴公园、黄山湖公园、江阴外滩)、学政文化旅游区(江苏学政衙署、中山公园)、华西村、徐霞客故居、海澜国际马术俱乐部、嘉茂花鸟园、长泾古镇、双泾生态园、顾山红豆、敔山湾等旅游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