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阳
词典解释:
古邑名。春秋晋地。在今山西静乐西。晋惠公未立时,许封里克于汾阳,即此。
古县名。西汉初封靳彊为侯国于此,后置县。治今山西静乐西。东汉废。隋文帝时移阳直县于此,改名汾阳县。不久废。唐初复置,后并入阳直县。
古宫名。隋炀帝时所建。故址在今山西宁武南管涔山上。唐废。
唐监名。故址在今山西新绛北,为著名铸钱监之一。
市名。在山西省中部、太原盆地西南缘。汾河支流文峪河流贯。秦置兹氏县,晋改隰城县,唐改西河县,明改汾阳县。以在汾水之阳得名。1996年改设市。人口36.9万(城镇5.7万,1996年)。农产以小麦、谷子、玉米、高粱、棉花为主。山区盛产核桃。工业有煤炭、酿酒、机械、轴承等。特产以杏花村“汾酒”著名。古迹有太符观、圣母庙、文峰塔、狄武襄公墓。
国语辞典
1.汾水之北地区。春秋时属晋。 2.犹汾射。
引证解释
⒈ 汾水 之北地区。 春秋 时属 晋。
引《国语·晋语二》:“中大夫 里克 与吾矣,吾命之以 汾阳 之田百万。”
⒉ 犹 汾 射。
引《晋成帝哀册》:“韵隆 汾阳,道侔垂拱。”
南朝 宋 谢灵运 《山居赋》:“黄屋实不殊於 汾阳 即事也。”
南朝 陈 徐陵 《丹阳上庸路碑》:“屈至道於 汾阳,劳疑神於 藐射。”
网络解释
汾阳
汾阳市位于山西省腹地偏西,太原盆地西缘,吕梁山东麓,地理坐标东经111°26'——112°00'22"、北纬37°08'44"——37°29'10",东、北部与文水县相邻,东南与平遥县、介休市相交,西南为孝义市,西与中阳县、离石区相连。汾阳市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冬寒夏暑,四季分明。全市下辖5个街道、9个镇和2个乡,市境总面积1179平方公里,总人口43.47万(2017年)。汾阳市素有“秦晋旱码头”之称,市境交通便利,处于太原经济圈节点,与孝义、介休共同构成太原经济圈次中心。汾阳是著名的酒都,是中国最大的清香型白酒生产基地,闻名遐迩的汾酒、竹叶青产地、中华名酒第一村——杏花村就在汾阳。汾阳还是中国县域经济主体功能重点开发区,是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全国文化先进市、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市、全国质量兴市先进市、全国食品工业强市、山西省卫生城市、山西省园林城市、山西省文明城市、山西省历史文化名城、山西省体育先进市、山西省城乡清洁示范市、第八届和第十一届中国中部百强县(市)、2013第七届世界核桃大会、2019第二十届比利时布鲁塞尔国际烈性酒大奖赛举办地、山西(汾阳·杏花村)世界酒文化博览会举办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