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斯

词典解释: bō sī 即“伊朗”(138页)。国语辞典注音 ㄅㄛ ㄙ  拼音 bō sī1. 國名。(Persia)今伊朗的舊名,在亞洲西部。見「伊朗回教共和國」條。2. 燭工、燭商所供奉的行神。相傳原為一貧苦樵夫,伐樹時,偶然間砍倒一棵樹,見樹皮上有白脂,進貢於禹,後製為蠟燭,遂被奉為行神。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7574页 第5卷 1119

词典名字:

波斯

词典发音:

bō sī

国语辞典

波斯 Bōsī

[Persia] 伊朗的旧称

基本解释

波斯[ bō sī ]

⒈  国名。(Persia)​今伊朗的旧名,在亚洲西部。参见「伊朗伊斯兰共和国」条。

⒉  烛工、烛商所供奉的行神。相传波斯原为一贫苦樵夫,伐树时,偶然间砍倒一棵树,见树皮上有白脂,进贡于禹,后制为蜡烛,遂被奉为行神。

英语Persia

德语Perserreich (Gesch)​

法语Perse

引证解释

⒈  国名。即 伊朗。我国历史上亦称 安息。位于 西南亚,南临 波斯湾 和 阿曼湾。早在公元前二世纪就和我国有友好往来,并通过“丝绸之路”进行经济、文化交流。

⒉  国名。即 苏木都剌国。史书上亦称 八昔。在今 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 北部。参阅 宋 周去非 《岭外代答》卷三、《元史·武宗纪》。

⒊  古代 中国 人认为 波斯 是海外出产珍宝的地方,因以借指宝贝。

《三宝太监西洋记》第四回:“手儿里一傍把个包来拆开,只见包儿里面端正有两件波斯。”

⒋  指识宝的外国商人。

宋 乐史 《杨太真外传》卷下:“交趾 贡龙脑香,有蝉蚕之状,五十枚。波斯言老龙脑树节方有。禁中呼为瑞龙脑。”
孔尚任 《桃花扇·劫宝》:“望风便生降,好似波斯样。”

⒌  戏称长髯者。因 波斯 人每多须,故云。

元 关汉卿 《绯衣梦》第三折:“为因老夫满面虬鬚,貌类色目人,满朝人皆呼老夫为 波斯 钱大尹。”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波斯 (古代文明及民族)

  • 波斯是伊朗在欧洲的古希腊语和拉丁语的旧称译音,也就是说波斯是伊朗的古名。历史上在西亚、中亚、南亚地区曾建立过多个的帝国,如阿契美尼德王朝、萨珊王朝、萨法维帝国等。极盛疆域东起印度河及葱岭,西临巴尔干半岛与地中海,南抵亚丁湾和红海,北达高加索山脉跟咸海,波斯帝国是第一个地跨亚欧非三洲的大帝国。
  • 波斯兴起于伊朗高原的西南部,自从公元前600年开始,希腊人把这一地区叫做“波斯”。直到1935年,欧洲人一直使用波斯来称呼这个地区和位于这一地区的古代君主制国家。而波斯人则从萨珊王朝(波斯第二帝国)时期起开始称呼自己的古代君主制国家为埃兰沙赫尔,意为“雅利安人的帝国”。
  • 波斯 (汉语词汇)

  • 波斯, 伊朗的旧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