泼墨

词典解释: pō mò 1.中国画的一种技法。用水墨挥洒在纸上或绢上,随其形状进行绘画,笔势豪放,墨如泼出。 2.比喻天气或景物所呈现的暗黑色。国语辞典注音 ㄆㄛ ㄇㄛˋ  拼音 pō mò一種中國山水畫的畫法。用筆蘸水著墨在畫紙上,大片灑潑,將所描繪的物體形象表現於畫紙。▶ 如:「潑墨山水」。

词典名字:

泼墨

词典发音:

pō mò

国语辞典

泼墨 pōmò

[splash-ink,a technique of Chinese ink-painting]中国画的一种画法,将墨挥洒在纸或绢上。墨如泼出,画面气势奔放

基本解释

泼墨[ pō mò ]

⒈  一种中国山水画的画法。用笔蘸水著墨在画纸上,大片洒泼,将所描绘的物体形象表现于画纸。

如:「泼墨山水」。

引证解释

⒈  中国画的一种技法。用水墨挥洒在纸上或绢上,随其形状进行绘画,笔势豪放,墨如泼出。

陆龟蒙 《和五贶诗·华顶杖》:“拄访谭玄客,持看泼墨图。”
宣和画谱·王洽》:“王洽 不知何许人善能泼墨成画时人皆号为 王泼墨。”
李一氓 《<阿英文集>序》:“你画油画,他搞素描;你长青绿,他擅泼墨;你雕版画,他凿大理石。”

⒉  比喻天气或景物所呈现的暗黑色

宋 陆游 《雪中》诗:“暮云如泼墨,春雪不成花。”
黄景仁真珠帘·花朝雨》词:“春阴泼墨人愁坐,把雨丝、牵下春雪如磨。”
吴组缃 《山洪》十:“近处山上茂密的树林蔚成大块大块的重色泼墨。”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泼墨 (中国画技法)

  • 泼墨是一个汉语词汇,
  • 拼音是:pō mò,
  • 是中国画的一种画法,将墨挥洒在纸或绢上。墨如泼出,画面气势奔放。也比喻天气或景物所呈现的暗黑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