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天

词典解释: dòng tiān 道教指神仙居住的地方,现在多用来指引人入胜的境地:别有~。国语辞典注音 ㄉㄨㄥˋ ㄊㄧㄢ  拼音 dòng tiān道家認為神仙居處多在名山洞府中,因洞中別有天地,故稱為「」。▶ 唐.權德輿〈題崔山人草堂〉詩:「竹徑茆堂接,閒時麈尾漱春泉。世人車馬不知處,時有歸雲到枕邊。」▶ 宋.張君房《雲笈七籤.卷二七.天地宮府圖》:「太上曰:『十大者,處大地名山之間,是上天遣群仙統治之所。』」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7598页 第5卷 1143扫描版:「」在《现代汉语词典》第314页

词典名字:

洞天

词典发音:

dòng tiān

国语辞典

洞天 dòngtiān

[fancinating place] 道教指神仙居住的地方,意思是洞中别有天地,现在借指引人入胜的境地

别有洞天

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基本解释

洞天[ dòng tiān ]

⒈  道家认为神仙居处多在名山洞府中,因洞中别有天地,故称为「洞天」。

唐·权德舆〈题崔山人草堂〉诗:「竹径茆堂接洞天,闲时麈尾漱春泉。世人车马不知处,时有归云到枕边。」
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二七·天地宫府图》:「太上曰:『十大洞天者,处大地名山之间,是上天遣群仙统治之所。』」

英语paradise, heavenly or beautiful place, fairyland

德语Paradies (S)​

法语paradis, lieu paradisiaque, royaume féerique

引证解释

⒈  道教称神仙的居处,意谓洞中别有天地。后常泛指风景胜地。

唐 陈子昂 《送中岳二三真人序》:“杨仙翁 玄默洞天, 贾上士 幽栖牝谷。”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似神仙归洞天,空餘下杨柳烟,只闻得鸟雀喧。”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闵预》:“此尼菴也,幽辟深邃,别有洞天。”
郁达夫 《题<双龙记胜>》诗之二:“游罢洞天三十六,归来辛苦记初平。”

⒉  谓广大。

宋 王禹偁 《送柴转运赴职序》:“长州 吏 王 某受公之知、探公之道久矣,惜公藴洞天之度,有致君之心。”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洞天 (神道居住的名山胜地)

  • 道教语,指神道居住的名山胜地。 洞天就是地上的仙山,它包括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构成道教地上仙境的主体部分,中国五岳则包括在洞天之内。 洞天福地多系实指。历代道士多往其间建宫立观,精勤修行,留下不少人文景观、历史文物和神话传说。分而言之,“洞天”意谓山中有洞室通达上天,贯通诸山。东晋《道迹经》云:“五岳及名山皆有洞室。”
  • 洞天 (汉语词汇)

  • 洞天,汉语词汇。
  • 拼音:dòng tiān
  • 释义:纬书指神仙居住的地方,意思是洞中别有天地,现在借指引人入胜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