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阳

词典解释

市名。在湖南省长沙市东部、湘江支流浏阳河流域,邻接江西省。三国吴置刘阳县,隋废入长沙县,唐改置浏阳县。1993年改设市。以市南浏阳河得名。人口133万(城镇12.2万,1996年)。工业有机械、化肥、纺织、化学等。农、林产以稻、油茶、竹、木材、麻类为主。特产鞭炮、烟花、豆豉、夏布和“浏阳河菊花石雕”。古迹有谭嗣同祠墓、孔庙和秋收起义文家市会师旧址。

词典名字:

浏阳

词典发音:

liú yáng

国语辞典

浏阳 liúyáng

[Liuyang County] 县名。在湖南省东部,湘江支流浏阳河流域。农林产以稻、油茶、竹、木材、麻类为主,并产爆竹、豆豉、夏布等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浏阳

  • 浏阳,湖南省县级市,由长沙市代管,因县城位于浏水之北(阳面)而得名。浏阳地处湘赣边界,湖南东部偏北,古为“吴楚咽喉”,是省会长沙副中心和湘赣边区域性中心城市。浏阳现辖3乡25镇4街道,总面积5007.75平方千米,总人口149.1万。市政府驻关口街道环府路8号,距长沙市政府62千米,距长沙黄花国际机场42千米。
  • 浏阳既是革命老区,也是世界闻名的花炮之乡,享有“中国花卉苗木之乡、中国蒸菜之乡、中华诗词之乡、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湖南省文明城市”等美誉,是中国发展改革试点城市、国家生态示范县(市)。
  • 2015年,福布斯中文版发布2015年《中国大陆最佳县级城市榜》,浏阳再次上榜,成为中西部地区县市中连续两年唯一入榜者。2016年,浏阳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218.2亿元,县域经济与县域基本竞争力跃升至全国百强县第19位。
  • 2018年11月,被科技部确定为首批创新型县(市),入选中国县级市全面小康指数前100名。2018年12月,入选全国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100强、投资潜力100强,2018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100强、中国最佳县级城市3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