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图

词典解释

1.梵语音译,对佛或佛教徒的称呼,也专指和尚。也作浮屠佛图

2.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3.指佛塔

见“浮屠”。

词典名字:

浮图

词典发音:

fú tú

国语辞典

浮图 fútú

(1) [Buddha]∶梵语音译,对佛或佛教徒的称呼,也专指和尚。也作“浮屠”“佛图”

浮图 慧褒始舍于其址。—— ·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2) [Buddha Stupa]∶指佛塔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基本解释

浮图[ fú tú ]

⒈  佛陀的别名。参见「佛陀」条。

⒉  佛塔。也作「佛图」、「浮屠」。

《魏书·卷一一四·释老志》:「自洛中构白马寺盛饰佛图,画迹甚妙,为四方式。凡宫塔制度,犹依天竺旧状而重构之,从一级至三、五、七、九。世人相承,谓之『浮图』,或云『佛图』。」
初刻拍案惊奇·卷六》:「设法夫人救他一命,胜造七级浮图。」

引证解释

⒈  见“浮屠”。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浮图 (简直创作的长篇小说)

  • 西晋初年,洛阳一带造立寺塔者不少,达官显贵多有舍宅为寺者。译经三藏竺法护亦于长安青门外营建寺院,精勤行道,教化远近道俗。又有将佛教建筑概称为浮图,后渐转为专指高塔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