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地

词典解释

国名。位于西印度群岛海地岛西部(包括附近的戈纳夫〔Gonve〕等岛屿),东邻多米尼加共和国,南临加勒比海,北濒大西洋。面积2.77万平方公里。人口720万(1995年)。黑人占95%,多信天主教。法语为官方语言,通用克里奥尔语(非洲语和法语的混合语)。首都太子港。全境四分之三为山地,仅沿河与沿海有狭窄平原。热带海洋性气候,年平均降水量约1 000毫米,北部和山地多雨。矿藏以铝土为主。1492年哥伦布到达,1502年沦为西班牙殖民地。1697年转属法国。16世纪起殖民者从非洲贩运黑人来此,栽种热带作物。1804年1月1日海地共和国独立,为世界上第一个黑人共和国。1915年被美军占领,1934年撤出。70%人口从事农业,产咖啡、甘蔗、剑麻、可可、玉米、棉花、稻米、木薯、椰子。粮食不能自给。工业有制糖、铝土开采、卷烟、食品、玩具、电子、纺织等小型工厂。20世纪70年代以来发展了来料加工出口工业。交通以公路为主。输出咖啡(占40%)、铝土(占10%)、糖等,输入粮食、化工品、机器、燃料等。旅游业较盛。

词典名字:

海地

词典发音:

hǎi dì

国语辞典

海地 Hǎidì

[Haiti] 西印度群岛岛国。面积27400平方公里,人口586.2万(1990),首都太子港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海地

  • 海地共和国(法语:République d'Haïti;克里奥尔语:Repiblik Ayiti),简称海地。是位于加勒比海北部的一个岛国。印第安语意为“多山的地方”。海地东接多米尼加共和国,南临加勒比海,北濒大西洋,西与古巴和牙买加隔海相望,总面积27750平方公里。
  • 1492年哥伦布到达伊斯帕尼奥拉岛,1502年被西班牙据为殖民地,1697年该岛西部被割让给法国,称法属圣多明戈。1804年1月1日法属圣多明戈宣告独立,成立海地共和国,为拉美第一个独立共和国、也是世界上第一个黑人共和国。
  • 海地是世界上最为贫困的国家之一,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经济以农业为主,基础设施建设非常落后。由于能源不足,海地的工业非常不发达,失业率也极高,三分之二的工人没有固定的工作。美国是海地最大的援助国,1995至1999年间向海地提供了8.84亿美元的援助。海地与台湾当局保持着所谓的“外交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