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渴

词典解释: xiāo kě 1.中医学病名。口渴,善饥,尿多,消瘦。包括糖尿病﹑尿崩症等。国语辞典注音 ㄒㄧㄠ ㄎㄜˇ  拼音 xiāo kě中醫上指口渴飲水多而小便多。即今之糖尿病。▶ 《梁書.卷三三.王僧儒傳》:「吾無昔人之才而有其病,癲眩屢動,頻增。」▶ 《聊齋志異.卷二.阿寶》:「生忽病,卒。」亦稱為「糖尿病」、「渴病」。 扫描版:「」在《现代汉语词典》第1428页

词典名字:

消渴

词典发音:

xiāo kě

国语辞典
中医学病名。口渴,善饥,尿多,消瘦。包括糖尿病﹑尿崩症等。
基本解释

消渴[ xiāo kě ]

⒈  中医上指口渴饮水多而小便多。即今之糖尿病。

《梁书·卷三三·王僧儒传》:「吾无昔人之才而有其病,癫眩屡动,消渴频增。」
聊斋志异·卷二·阿宝》:「生忽病消渴,卒。」

英语condition characterized by thirst, hunger, frequent urination and weight loss, identified in TCM with type 2 diabetes

德语Diabetes (in der Traditionellen Chinesischen Medizin)​ (S, Med)​

引证解释

⒈  中医学病名。口渴,善饥,尿多,消瘦。包括糖尿病、尿崩症等。

《素问·奇病论》:“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相如 口吃而善著书,常有消渴疾。”
《梁书·王僧孺传》:“吾无昔人之才而有其病,癲眩屡动,消渴频增。”
清 沉初 《西清笔记·纪文献》:“李 素善公,谓其轻信庸医,致大病。自后消渴作,逾年竟不起。”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消渴 科普中国

  • 消渴泛指以多饮、多食、多尿、形体消瘦,或尿有甜味为特征的疾病。本病在《内经》中称为“消瘅”。口渴引饮为上消;善食易饥为中消;饮一漫一为下消,统称消渴(三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