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迹

词典解释: hùn jì 〈书〉隐蔽本来面目混杂在某种场合:~江湖。国语辞典注音 ㄏㄨㄣˋ ㄐㄧ  拼音 hùn jī使行跡混雜在群眾當中。多指隱身不露。▶ 唐.元稹〈代曲江老人百韻〉:「毀容懷赤紱,混跡戴黃巾。」▶ 宋.陸游〈好事近.混跡寄人間〉詞:「混跡寄人間,夜夜畫樓銀燭。」

词典名字:

混迹

词典发音:

hùn jì

国语辞典

混迹 hùnjì

[hide one's identity;unworthly occupy a place among] 杂身其间

基本解释

混迹[ hùn jī ]

⒈  使行迹混杂在群众当中。多指隐身不露。

唐·元稹〈代曲江老人百韵〉:「毁容怀赤绂,混迹戴黄巾。」
宋·陆游〈好事近·混迹寄人间〉词:「混迹寄人间,夜夜画楼银烛。」

引证解释

⒈  见“混迹”。亦作“混跡”。谓使行踪混杂在大众间。常有隐身不露的意思。

唐 元稹 《代曲江老人百韵》:“毁容怀赤紱,混跡戴黄巾。”
宋 陆游 《好事近》词:“混迹寄人间,夜夜画楼银烛。”
明 屠隆 《綵毫记·访道仙翁》:“正为国家多难,罗网难逃,混迹和光,斯为良策。”
曹亚伯 《黄花岗之役·广州三月二十九日之役》:“此必有奸细混跡党中,为敌侦探。”
鲁迅 《书信集·致姚克》:“但 上海 真是是非蜂起之乡,混迹其间,如在洪炉上面,能躁而不能静。”
秦牧 《艺海拾贝·惠能和尚的偈语》:“中外都有一些画家、雕塑家,创造出一件作品来之后,悄悄躲在佛寺幕帷后面,或者混迹到群众当中,听取最普通的人的批评意见。”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混迹

  • 混迹,汉语词汇。
  • 拼音:hùn jì
  • 指杂身其间。
  • 语出唐 元稹 《代曲江老人百韵》:“毁容怀赤绂,混迹戴黄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