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润

词典解释

1.指人的性情、言语温和

2.温暖湿润

1.温和柔润。本指玉色,后用以形容人或事物的品性。

《礼记·聘义》:“夫昔者君子比德於玉焉,温润而泽仁也。” 孔颖达 疏:“温润而泽仁也者,言玉色温和柔润而光泽,仁者亦温和润泽,故云仁也。” 战国 楚 宋玉 《神女赋》:“貌丰盈以庄姝兮,苞温润之玉颜。” 唐 潘炎 《清如玉壶冰》诗:“温润资天质,清贞稟自然。” 明 陆深 《停骖录摘抄》:“予观 唐 之盛,莫过於 贞观 、 开元 ,其时文章则 燕 、 许 、 沉 、 宋 ,字画则 欧 、 虞 、 褚 、 薛 ,皆温润藻丽,有太平气象。” 茅盾 《追求》三:“ 章秋柳 摇头,很娇慵地歪在自己床上,温润的眼光在 曼青 脸上掠过。”

2.湿润。

《人民文学》1977年第12期:“那时,我干涩疼痛的眼睛,才觉得有了生气,有了喜悦的温润的眼泪。”

词典名字:

温润

词典发音:

wēn rùn

国语辞典

温润 wēnrùn

(1) [gentle;kindly]∶指人的性情、言语温和

性情温润

(2) [warm and humid]∶温暖湿润

气候温润

基本解释

温润[ wēn rùn ]

⒈  温柔润泽。

《礼记·聘义》:「夫昔者君子比德于玉焉,温润而泽,仁也。」
《文选·宋玉 ·神女赋》:「丰盈以庄姝兮,苞温润之玉颜。」

⒉  温和湿润。

如:「春天气候温润,十分宜人。」

引证解释

⒈  温和柔润本指玉色,后用以形容人或事物的品性。

《礼记·聘义》:“夫昔者君子比德於玉焉,温润而泽仁也。”
孔颖达 疏:“温润而泽仁也者,言玉色温和柔润而光泽,仁者亦温和润泽,故云仁也。”
战国 楚 宋玉 《神女赋》:“貌丰盈以庄姝兮,苞温润之玉颜。”
唐 潘炎 《清如玉壶冰》诗:“温润资天质清贞稟自然。”
明 陆深 《停骖录摘抄》:“予观 唐 之盛,莫过於 贞观、开元,其时文章则 燕、许、沉、宋,字画则 欧、虞、褚、薛,皆温润藻丽,有太平气象。”
茅盾 《追求》三:“章秋柳 摇头,很娇慵地歪在自己床上,温润的眼光在 曼青 脸上掠过。”

⒉  湿润。

《人民文学》1977年第12期:“那时,我干涩疼痛的眼睛,才觉得有了生气,有了喜悦的温润的眼泪。”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温润

  • 温润:汉语词语
  • 温润:东华大学纺织学院讲师
  • 温润 (汉语词语)

  • 温润,汉语词汇。
  • 拼音:wēn rùn
  • 常用来形容玉,并进一步引申为对温和美好的性格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