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仙诗

词典解释: yóu xiān shī 诗体名。作者借描述“仙境”寄托思想感情的诗歌。以晋代何劭、郭璞所作《》为最早。后世也有不少以“”为题的作品。国语辞典注音 ㄧㄡˊ ㄒㄧㄢ ㄕ  拼音 yóu xiān shī舊時借描述仙境以寄托個人懷抱或象徵人世際遇的詩歌。晉代何劭、郭璞皆有〈遊仙〉詩。

词典名字:

游仙诗

词典发音:

yóu xiān shī

国语辞典

游仙诗 yóuxiānshī

[poetry about immortals] 古代借歌咏仙境以抒发情怀志向之诗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游仙诗

  • 游仙诗是汉诗的一个类型,以遨游仙境为主题的诗歌。广义的游仙诗,包括《楚辞》等辞赋。游仙诗在中国历史上最兴盛的时期是魏晋时代,代表诗人有东晋的郭璞和晚唐的曹唐。根据列子、庄子等人对于神仙传说的描述,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的逍遥而游的仙人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在社会广泛流传。秦始皇曾作《仙真人诗》,及行所游天下,传令乐人歌弦之”。这些《仙真人诗》已佚,鲁迅认为“其诗盖后世游仙诗之祖”。就其本义而言,这指的是歌咏仙人漫游之情的诗。其体裁多为五言,句数或十句,或十二句,或十六句不等。关于游仙诗的类型,前人曾做过种种划分:或从作者思想倾向出发,以富贵者而游仙,为游仙诗之正体,以坎坷者而游仙,为游仙诗之变体;或从表现形式出发,以作者同神仙共游为古体,作者不在内,仅神仙自游为近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