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丝

词典解释

亦称“白丝”。浙江湖州出产的蚕丝。湖州自唐时起即为蚕丝重要产区。至明初,以南浔附近辑里所产最为著名,称“辑里丝”或“七里丝”,后成为湖丝的通称。丝色洁白,丝身柔韧,富于拉力,质地极佳,获得国际声誉。早期出口的湖丝由商人航海运到广州,通过*公行售与英国东印度公司。鸦片战争后,湖丝运到上海直接售与洋行。

词典名字:

湖丝

词典发音:

hú sī

国语辞典
浙江省湖州市出产的蚕丝。色白,柔韧,质地极佳,行销国内外。又名白丝。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浙江省 湖州市 出产的蚕丝。色白,柔韧,质地极佳,行销国内外。又名白丝

魏源海国图志·筹海篇四》:“中国 以茶叶湖丝驭外夷,而外夷以鸦片耗 中国,此皆自古所未有,而本朝有之。”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湖丝

  • 湖丝,中国明清时期浙江湖州府出产的蚕丝。湖州自唐代起即为蚕丝的重要产区。明代,湖州蚕丝全国闻名,其中又以产于乡村市镇七里(辑里)村的蚕丝质量最佳,被称为辑丝或者七里丝,在市场上很受欢迎,比一般丝价为贵。湖丝有头蚕、二蚕,末蚕之分,质量以头蚕为上。其细而白者,称为合罗,专为皇帝织造御服所用;稍粗者,称为串五;又粗者,称为肥光。因为湖丝产量多质量好,故销路甚广,远销日本、南洋等地。每当蚕丝上市,四方富商大贾都云集湖州购买湖丝。菱湖镇是有名的湖丝贸易中心,镇上临水处有不少专门经营湖丝买卖的商店。每当四五月间,乡人卖丝船只沿溪而泊,贸易很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