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仪

词典解释: pǔ yí (1906-1967) : 清朝末代皇帝。满族。爱新觉罗氏。1908年登位,年号宣统。1912年2月退位,仍居皇宫。1917年张勋拥其复辟,旋失败。1924年被废除皇帝称号,迁出皇宫。1932年在侵华日军扶持下,出任伪满洲国执政,后改称“满洲帝国皇帝”。抗战胜利后被苏联红军俘获。1950年移交中国。1959年被特赦释放。曾任全国政协委员。著有《我的前半生》。国语辞典注音 ㄆㄨˇ ㄧˊ  拼音 pǔ yí人名。(西元1906~1967)三歲立為皇帝,滿洲人,姓愛新覺羅,號宣統。歷三年,辛亥革命成功,下詔退位,清朝結束。民國六年,張勳擁其復辟,僅十二日而敗。二十一年,日軍挾往長春,成立偽滿洲國,為執政。三十四年日軍投降,俄國擄往西伯利亞赤塔囚禁,五年後釋放,中共任命為北平中山公園園丁,中央文史館館員,被逼寫成「我的前半生」一書。

词典名字:

溥仪

词典发音:

pǔ yí

国语辞典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