焉耆

词典解释


古西域国名。又作乌耆、乌缠、阿耆尼。国都在员渠城(今新疆焉耆西南四十里城子附近)。居民务农、捕鱼、畜牧。有文字。初属匈奴,西汉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后属汉西域都护。西汉末又属匈奴。东汉永元六年(公元94年)班超破匈奴,又内属。唐初附西突厥。
唐羁縻都督府名。贞观十八年(644年)征服焉耆后于其地置,属安西都护府。开元七年(719年)后为唐安西四镇之一,贞元六年(790年)后废。
府名。1898年(清光绪二十四年)升喀喇沙尔直隶厅置。治今焉耆,辖境相当今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且末除外)地。1913年废。
见“焉耆回族自治县”。

词典名字:

焉耆

词典发音:

yān qí

国语辞典
古西域国名。又作乌耆﹑乌缠﹑阿耆尼。国都在员渠城(今新疆焉耆西南四十里城市附近)。居民务农﹑捕鱼﹑畜牧。有文字,语言属印欧语系。初属匈奴,西汉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后属汉西域都护府。西汉末又属匈奴。东汉永元六年(公元94年)班超破匈奴,又内属。唐初附西突厥。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古 西域 国名。又作 乌耆、乌缠、阿耆尼。国都在 员渠城 (今 新疆 焉耆 西南 四十里城市 附近)。居民务农、捕鱼、畜牧。有文字,语言属印欧语系。初属 匈奴西汉 神爵 二年(公元前60年)后属 汉 西域都护府。西汉 末又属 匈奴。东汉 永元 六年(公元94年) 班超 破 匈奴,又内属。 唐 初附 西突厥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焉耆

  • 焉耆:古代焉耆国
  • 焉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焉耆回族自治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