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童

词典解释: mù tóng 放牧牛、羊的孩童:遥指杏花村。国语辞典注音 ㄇㄨˋ ㄊㄨㄥˊ  拼音 mù tóng牧牛羊的童子。▶ 《三國演義.第三五回》:「正行之間,見一跨於牛背上,口吹短笛而來。」▶ 《儒林外史.第一回》:「知縣正走著,遠遠的有個,倒騎水牯牛從山嘴邊轉了過來。」亦作「牧豎」。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8231页 第6卷 248扫描版:「」在《现代汉语词典》第924页

词典名字:

牧童

词典发音:

mù tóng

国语辞典

牧童 mùtóng

[cowboy;cowherd;shepherd boy] 放牧牛羊的小孩

基本解释

牧童[ mù tóng ]

⒈  牧牛羊的童子。也作「牧竖」。

三国演义·第三五回》:「正行之间,见一牧童跨于牛背上,口吹短笛而来。」
儒林外史·第一回》:「知县正走著,远远的有个牧童,倒骑水牯牛从山嘴边转了过来。」

英语shepherd boy

德语Stallknecht (S)​

法语jeune (ou petit)​ berger

引证解释

⒈  放牧牛、羊的儿童。

吕氏春秋·疑似》:“入於泽,而问牧童;入於水,而问渔师。”
杜牧 《清明》诗:“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王西彦 《鱼鬼》:“不过,我们牧童却有自己的娱乐。”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牧童 (吕岩的诗)

  • 《牧童》是唐朝诗人吕岩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展示了一幅鲜活的牧童晚归休憩图,反映了牧童生活的恬静与闲适。表达了诗人内心世界对远离喧嚣、安然自乐的生活状态的向往。
  • 牧童 (词语概念)

  • 牧童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mù tóng,是指放牧牛、羊的儿童,出自《吕氏春秋·疑似》。唐杜牧《清明》诗:“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也广为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