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痛

词典解释: bìng tòng 1.疾病。 2.毛病;缺点。国语辞典注音 ㄅㄧㄥˋ ㄊㄨㄥˋ  拼音 bìng tòng1. 因疾病而引起的痛苦。▶ 唐.白居易〈朝歸書寄元八〉詩:「幸無急,不至苦飢寒。」▶ 《儒林外史.第三九回》:「我雖年老,現在並無,飯也喫得,覺也睡得,何必要你追隨左右?」2. 缺失、缺憾。▶ 《朱子語類.卷八.總論為學之方》:「若見得大底道理分明,有處,也自會變移不自知,不消得費力。」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11449页 第8卷 293扫描版:「」在《现代汉语词典》第96页

词典名字:

病痛

词典发音:

bìng tòng

国语辞典

病痛 bìngtòng

[slight illness;indisposition] 因病而引起的痛苦,也指人所患的病

她近来的病痛全消了

基本解释

病痛[ bìng tòng ]

⒈  因疾病而引起的痛苦。

唐·白居易〈朝归书寄元八〉诗:「幸无急病痛,不至苦饥寒。」
《儒林外史·第三九回》:「我虽年老,现在并无病痛,饭也吃得,觉也睡得,何必要你追随左右?」

⒉  缺失、缺憾。

《朱子语类·卷八·总论为学之方》:「若见得大底道理分明,有病痛处,也自会变移不自知,不消得费力。」

英语slight illness, indisposition, ailment

法语légère maladie, indisposition, affection

引证解释

⒈  疾病。

唐 白居易 《朝归书寄元八》诗:“幸无急病痛,不至饥寒。”
《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丁氏 也自尽心伏侍争奈病痛犯拙,毕竟不起,呜呼哀哉了。”

⒉  毛病;缺点。

《朱子语类》卷七五:“唐 时人説得虽有病痛,大体理会得是。”
《朱子语类》卷三三:“孔子 岂不欲人人至於圣贤之极,而人人亦各自皆有病痛。”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上:“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只依我这话头,随人指点,自没病痛。此原是彻上彻下功夫。”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病痛

  • 病痛,汉语词汇。
  • 拼音:bìng tòng
  • 释义:1、指疾病;因病而引起的痛苦。2.毛病;缺点。
  • 语出白居易《朝归书寄元八》诗:“幸无急病痛,不至苦饥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