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十

词典解释: bǎi shí 1.多的概数。国语辞典注音 ㄅㄞˇ ㄕˊ  拼音 bǎi shí1. 一百、一十。▶ 唐.韓愈〈論佛骨表〉:「百姓何人,豈合更惜身命,焚頂燒指,為群,解衣散錢。」2. 引申為一百多或一百餘。▶ 宋.歐陽修〈別後奉寄聖俞二十五兄〉詩:「別離纔幾時,舊學廢。」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11376页 第8卷 220扫描版:「」在《现代汉语词典》第29页

词典名字:

百十

词典发音:

bǎi shí

国语辞典

百十 bǎishí

[about a hundred] 一百上下

所击杀者无虑百十人。——·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百十来斤

基本解释

百十[ bǎi shí ]

⒈  一百、一十。

唐·韩愈〈论佛骨表〉:「百姓何人,岂合更惜身命焚顶烧指,百十为群,解衣散钱。」

⒉  引申为一百多或一百余。

宋·欧阳修〈别后奉寄圣俞二十五兄〉诗:「别离才几时,旧学废百十。」

英语a hundred or so

法语cent et des poussières

引证解释

⒈  多的概数

寒山 《诗》之五八:“我见百十狗,箇箇毛鬇鬡。”
唐 韩愈 《初南食贻元十八协律》诗:“蠔相黏为山,百十各自生。”
欧阳修 《别后奉寄圣俞二十五兄》诗:“别离纔几时,旧学废百十。”
《西游记》第三一回:“我这里大小羣妖,还有百十。”
沈从文 《新湘行记》:“这种摆渡画面,保留在我记忆中不下百十种。”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百十

  • 百十,读音bǎi shí,汉语词语,基本意思为一百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