盻盻

词典解释: xì xì 1.勤苦不休息貌。《孟子.滕文公上》:"为民父母,使民然,将终岁勤动,不得以养其父母。"赵岐注:",勤苦不休息之貌。"一说,恨视貌。参阅宋朱熹集注。 2.恨视貌;怒视貌。国语辞典注音 ㄒㄧˋ ㄒㄧˋ  拼音 xì xì勤苦不休息的樣子。▶ 《孟子.滕文公上》:「為民父母,使民然,將終歲動不得以養其父母。」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10790页 第7卷 1188

词典名字:

盻盻

词典发音:

xì xì

国语辞典
1.勤苦不休息貌。《孟子.滕文公上》:"为民父母,使民盻盻然,将终岁勤动,不得以养其父母。"赵岐注:"盻盻,勤苦不休息之貌。"一说,恨视貌。参阅宋朱熹集注。 2.恨视貌;怒视貌。
基本解释

盻盻[ xì xì ]

⒈  勤苦不休息的样子。

《孟子·滕文公上》:「为民父母,使民盻盻然,将终岁动不得以养其父母。」

引证解释

⒈  勤苦不休息貌。

《孟子·滕文公上》:“为民父母,使民盻盻然,将终岁勤动,不得以养其父母。”
赵岐 注:“盻盻,勤苦不休息之貌。”
一说,恨视貌。参阅 宋 朱熹 集注。 宋 何坦 《西畴老人常言·律己》:“惟俭足以养廉。盖费广则用窘,盻盻然每怀不足,则所守必不固。”
金 元好问 《麦叹》诗:“盻盻三百斛,宽我饥寒忧。”
清 薛福成 《书<黎静圃先生年谱>后》:“先生幼遭不造……以劬於躬而养於家、孝於亲,盻盻然如恐不给。”

⒉  恨视貌;怒视貌。

文天祥指南录·<上岸难>诗序》:“当行路时,盻盻回首,惟恐有追骑之猝至。”
《金史·世宗纪下》:“赋役繁兴,盗贼满野,兵甲并起,万姓盻盻,国内骚然。”
明 钱澄之 《田园杂诗》:“盻盻水中蛙,嗸嗸陇上乌。土膏一以动,各有口腹需。”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盻盻

  • 盻盻,读音为xì xì,汉语词语,基本意思为勤苦不休息貌。出处是《孟子·滕文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