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

词典解释

1.名实完全相符

2.确实;的确

1.真实的,名实相符的。

汉 王充 《论衡·无形》:“假使之然,蝉娥之类,非真正人也。”《北史·崔浩传》:“妄语者多,真正者少。” 明 李贽 《复麻城人书》:“以此见真正 高阳 酒徒之能知人下士,识才尊贤又如此。” 秦牧 《面包和盐》:“只有群众,才是历史真正的创造者。”

2.端正;纯正。

《后汉书·许劭传》:“ 陶恭祖 外慕声名,内非真正。”

3.借指心地正直的人。

晋 葛洪 《抱朴子·刺骄》:“訕毁真正,中伤非党。”

4.确实。

明 李贽 《复邓石阳书》:“吾谓真正能接 赵老 之脉者,意者或有待於兄耳。”《官场现形记》第四六回:“你老先生竟能立志戒烟,打起精神替主子办事,真正是国家之福。” 赵树理 《张来兴》:“等他到局里来了之后,我才真正认识了他的脾气。”

词典名字:

真正

词典发音:

zhēn zhèng

国语辞典

真正 zhēnzhèng

(1) [true]∶名实完全相符

真正中华民国。—— 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2) [really]∶确实;的确

他刚才真正来过,我不骗你

基本解释

真正[ zhēn zhèng ]

⒈  真实、确实。

汉·王充《论衡·无形》:「蝉蛾之类,非真正人也。」
文明小史·第二六回》:「来听新闻的人居其大半,除去民权学堂的学生,真正他们同志也就有限了。」

冒充 假冒 虚伪

英语genuine, real, true, genuinely

德语wahr, wirklich, wahrhaftig (Adj)​

法语vrai, véritable

引证解释

⒈  真实的,名实相符的。

王充 《论衡·无形》:“假使之然,蝉娥之类,非真正人也。”
《北史·崔浩传》:“妄语者多,真正者少。”
李贽 《复麻城人书》:“以此见真正 高阳 酒徒之能知人下士识才尊贤又如此。”
秦牧 《面包和盐》:“只有群众,才是历史真正的创造者。”

⒉  端正;纯正。

后汉书·许劭传》:“陶恭祖 外慕声名,内非真正。”

⒊  借指心地正直的人。

葛洪 《抱朴子·刺骄》:“訕毁真正,中伤非党。”

⒋  确实。

明 李贽 《复邓石阳书》:“吾谓真正能接 赵老 之脉者,意者或有待於兄耳。”
《官场现形记》第四六回:“你老先生竟能立志戒烟,打起精神替主子办事,真正是国家之福。”
赵树理 《张来兴》:“等他到局里来了之后,我才真正认识了他的脾气。”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真正

  • 真正出自《论衡·无形》,意思是表示非常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