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圈

词典解释: yǎn quān 1.眼眶。国语辞典注音 ㄧㄢˇ ㄑㄩㄢ  拼音 yǎn quān眼外周圍的部分。▶ 如:「熬了三天三夜,都黑了。」或稱為「兒」。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10819页 第7卷 1217扫描版:「」在《现代汉语词典》第1500页

词典名字:

眼圈

词典发音:

yǎn quān

国语辞典
眼眶。
基本解释

眼圈[ yǎn quān ]

⒈  眼外周围的部分。

如:「熬了三天三夜,眼圈都黑了。」

英语rim of the eye, eye socket

德语Auge, Knospe (S)​, Dichtungshülse, Durchführdichtung (S)​

法语orbite de l'oeil

引证解释

⒈  眼眶。参见“眼眶”。

《红楼梦》第二六回:“这两句话不觉感动了 佳蕙 心肠由不得眼圈儿红了。”
《儿女英雄传》第四回:“好一个小黑驴儿!墨定儿似的东西!可是个白耳掖儿,白眼圈儿,白胸脯儿,白肚囊儿,白尾巴梢儿。”
冰心 《斯人独憔悴》:“颖石 听着,急得脸都红了,眼珠在眼圈里乱转。”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眼圈

  • 人类的眼睛从内眼角向下方约呈45度角的棕褐色或浅灰黑色月弯形条状,年轻时不明显,一般是随着年龄及身体健康状态的变化而形成,身体出现病态,色泽会加重而明显。例如平时熬夜会出现黑眼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