砌块

词典解释

一种墙体材料。用工业废料、轻质混凝土或其他材料制成。外形尺寸较大,常用小型的吊装机械,按照一定的排列顺序和搭接要求用砂浆砌筑。采用砌块砌筑房屋墙身可以减轻劳动强度,加快施工速度。

词典名字:

砌块

词典发音:

qì kuài

国语辞典

砌块 qìkuài

[building blocks] 用粘土烧制或混凝土制成的用来建筑房屋墙壁的块状建筑材料,经常采用砖或石贴面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一种新型建筑材料。以砂石火山灰煤矸石、炉碴等为骨料,以水泥为胶结搅拌模压成型。砌块是空心的,可以减少建筑地基承重强度和造价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砌块

  • 砌块是一种比粘土砖体型大的块状建筑制品。其原材料来源广、品种多,可就地取材,价格便宜。按尺寸大小分为大型、中型、小型三类。目前中国以生产中小型砌块为主。块高在380~940mm者为中型; 块高小于380mm者为小型。按材料分为混凝土、水泥砂浆、加气混凝土、粉煤灰硅酸盐、煤矸石、人工陶粒、矿渣废料等砌块。按结构构造砌块分为密实的和空心的两种,空心的又有圆孔、方孔、椭圆孔、单排孔、多排孔等空心砌块。密实的或空心的砌块,都能作承重墙和隔断作用。中国是采用砌块较早的国家之一,早在20世纪30年代,上海便用小型空心砌块建造住宅。50年代,北京、上海等地利用水泥、砂石、炉渣、石灰等生产了中小型砌块。60年代上海等地利用粉煤灰、石灰、石膏和炉渣等制成粉煤灰硅酸盐中型砌块,同时还研制了砌块成型机和轻型吊具,推动了砌块建筑的发展。粉煤灰硅酸盐中型砌块已大量应用并不断改进。近年来又研制了楼面砌块起重机,施工工艺更趋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