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

词典解释: lí zǐ 原子或原子团失去或得到电子后叫做。失去电子的带正电荷,叫正(或阳);得到电子的带负电荷,叫负(或阴)。国语辞典注音 ㄌㄧˊ ㄗˇ  拼音 lí zǐ物理、化學上指中性的原子或原子團,因吸附電子或失去電子而成為帶電的粒子,稱為「離子」。

词典名字:

离子

词典发音:

lí zǐ

国语辞典

离子 lízǐ

[ion] 由于失去或得到一个或多个电子而带正电或负电的原子或结合成一个基或分子的原子团

基本解释

离子[ lí zǐ ]

⒈  物理、化学上指中性的原子或原子团,因吸附电子或失去电子而成为带电粒子,称为「离子」。

引证解释

⒈  即 离朱参见“离朱”。

文选·嵇康<琴赋>》:“乃使 离子 督墨, 匠石 奋斤。”
李善 注:“离子,离朱 也。 《淮南子》曰:离朱 之明,察鍼末於百步之外。”

⒉  物理学名词。原子或原子团失去或得到电子后叫做“离子”。失去电子的带正电,叫正离子(或阳离子);得到电子的带负电,叫负离子(或阴离子)。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离子

  • 离子是指原子由于自身或外界的作用而失去或得到一个或几个电子使其达到最外层电子数为8个或2个(氦原子)或没有电子(四中子)的稳定结构。这一过程称为电离。电离过程所需或放出的能量称为电离能。
  • 在化学反应中,金属元素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非金属原子得到电子,从而使参加反应的原子或原子团带上电荷。带电荷的原子叫做离子,带正电荷的原子叫做阳离子,带负电荷的原子叫做阴离子。阴、阳离子由于静电作用而形成不带电性的化合物。
  • 与分子、原子一样,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如氯化钠就是由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