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咬金

词典解释: 小说《说唐》中的人物。家贫,年幼丧父。目不识丁,勇力过人。遇尤俊达,获得八卦宣化斧,梦中一老人授以斧法,醒来只会三斧头。与俊达等英雄歃血反隋。后归唐,屡有战功,封鲁国公。为人鲁莽、憨厚、诙谐,富有反抗精神。民间至今流传“三斧头”等俗语。国语辞典注音 ㄔㄥˊ ㄧㄠˇ ㄐㄧㄣ  拼音 chéng yǎo jīn人名。(西元?~665)後改名程知節,唐濟州東阿人。善馬槊,隋末,盜賊四起,聚眾共保鄉里。後事李密,領內馬軍。密敗,事世充,後拒之。授秦王府左三統軍,以功封宿國公。從太宗討建成、元吉,拜太子右衛率,遷右武衛大將軍。貞觀中改封廬國公,曾討賀魯。卒,賜驃騎大將軍、益州大都督,陪葬昭陵。

词典名字:

程咬金

词典发音:

chéng yǎo jīn

国语辞典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程咬金 (唐朝开国名将)

  • 程咬金(589年-665年2月26日),原名咬金,后更名知节,字义贞,济州东阿(今山东东平西南)人。唐朝开国大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 隋朝末年,程咬金先后入瓦岗军、投王世充,后降唐。随李世民破宋金刚、擒窦建德、降王世充,以功封宿国公。参与玄武门之变,历泸州都督、左领军大将军,改封卢国公,世袭普州刺史。
  • 麟德二年(665年)去世,追赠骠骑大将军、益州大都督,谥号“襄”。陪葬昭陵。其事迹常见于各种文学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