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功

词典解释

建功劳;做出贡献

1.建树功绩;建立功劳。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孔颖达 疏:“立功,谓拯厄除难,功济于时。”《后汉书·班超传》:“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 傅介子 、 张騫 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 唐 柳宗元 《非国语下·董安于》:“受赏者耻,则立功者怠。” 清 钱谦益 《直隶河间府通判刘儒恩授承德郎制》:“率彼师徒,捣其窟穴,此劳人报国之秋,而志士立功之会也。”

2.取得功效。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定势》:“连珠七辞,则从事於巧艳,此循体而成势,随变而立功者也。”

词典名字:

立功

词典发音:

lì gōng

国语辞典

立功 lìgōng

[do a deed of merit;do a meritorious deed;make contribution;render meritorious service] 建功劳;做出贡献

为国立功

基本解释

立功[ lì gōng ]

⒈  建立功绩。

《礼记·燕义》:「故臣下皆务竭力尽能以立功。」
三国演义·第一回》:「何进奏帝火速降诏,令各处备御,讨贼立功。」

犯过 犯罪

德语Mehrleistung (S)​

法语accomplir un exploit, acquérir des mérites

引证解释

⒈  建树功绩;建立功劳。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孔颖达 疏:“立功,谓拯厄除难,功济于时。”
《后汉书·班超传》:“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 傅介子、张騫 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
唐 柳宗元 《非国语下·董安于》:“受赏者耻,则立功者怠。”
钱谦益 《直隶河间府通判刘儒恩授承德郎制》:“率彼师徒,捣其窟穴,此劳人报国之秋,而志士立功之会也。”

⒉  取得功效。

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定势》:“连珠七辞,则从事於巧艳,此循体而成势,随变而立功者也。”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立功

  • 立功,词汇。
  • 拼音:lì gōng
  • 释义:1、 建树功绩;建立功劳;2、取得功效。
  • 有为国立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