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姑

词典解释: zǐ gū 1.神话中厕神名。又称子姑﹑坑三姑。相传为人家妾,为大妇所嫉,每以秽事相役。正月十五日激愤而死。故世人以其日作其形,夜于厕间或猪栏边迎之。见南朝宋刘敬叔《异苑》卷五﹑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一说,姓何名楣,字丽卿,为唐寿阳刺史李景之,为大妇曹氏所嫉,正月十五日夜,被杀于厕中,上帝怜悯,命为厕神。旧俗每于元宵在厕中祀之,并迎以扶乩。事见《显异录》以及宋苏轼《子姑神记》。国语辞典注音 ㄗˇ ㄍㄨ  拼音 zǐ gū傳說中的神仙名。本為妾侍,為大婦所嫉,常罰以廁穢等勞役,正月十五日死。世人於此日用飯箕或乾草做成人偶,供為廁神,占卜諸事。▶ 見南朝宋.劉敬叔《異苑.卷五》。▶ 宋.沈括《夢溪筆談.卷二一.異事》:「舊俗,正月望夜迎廁神,謂之『』。」▶ 宋.歐陽修〈驀山溪.新正初破〉詞:「應卜神,問歸期,相思望斷。」亦稱為「箕姑」、「廁神」。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13333页 第9卷 816

词典名字:

紫姑

词典发音:

zǐ gū

国语辞典
1.神话中厕神名。又称子姑﹑坑三姑。相传为人家妾,为大妇所嫉,每以秽事相役。正月十五日激愤而死。故世人以其日作其形,夜于厕间或猪栏边迎之。见南朝宋刘敬叔《异苑》卷五﹑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一说,姓何名楣,字丽卿,为唐寿阳刺史李景之,为大妇曹氏所嫉,正月十五日夜,被杀于厕中,上帝怜悯,命为厕神。旧俗每于元宵在厕中祀之,并迎以扶乩。事见《显异录》以及宋苏轼《子姑神记》。
基本解释

紫姑[ zǐ gū ]

⒈  传说中的神仙名。本为妾侍,为大妇所嫉,常罚以厕秽等劳役,正月十五日死。世人于此日用饭箕或干草做成人偶,供为厕神,占卜诸事。见南朝宋·刘敬叔《异苑·卷五》。

宋·沈括《梦溪笔谈·卷二一·异事》:「旧俗,正月望夜迎厕神,谓之『紫姑』。」
宋·欧阳修〈蓦山溪·新正初破〉词:「应卜紫姑神,问归期,相思望断。」

引证解释

⒈  神话中厕神名。又称子姑、坑三姑。相传为人家妾,为大妇所嫉,每以秽事相役。正月十五日激愤而死。故世人以其日作其形,夜于厕间或猪栏边迎之。见 南朝 宋 刘敬叔 《异苑》卷五、 南朝 梁宗懔 《荆楚岁时记》。一说,姓 何 名 楣,字 丽卿,为 唐 寿阳 刺史 李景 之妾,为大妇 曹氏 所嫉,正月十五日夜,被杀于厕中,上帝怜悯,命为厕神。旧俗每于元宵在厕中祀之,并迎以扶乩。事见《显异录》以及 宋 苏轼 《子姑神记》。

李商隐 《正月十五夜闻京有灯恨不得观》诗:“身閒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 紫姑。”
清 赵翼 《扫晴娘》诗:“何用 紫姑 卜,明朝霽景多。”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紫姑

  • 紫姑是中国民间传说中的司厕之神,又作子姑、厕姑、茅姑、坑姑、坑三姑娘等。世人谓其能先知,多迎祀于家,占卜诸事。
  • 每当上元节的时候,居家妇女便要迎厕神。说起来风俗很奇怪,节前的一天,邓粪箕一只,饰以钗环,簪以花朵,另用银钗一只插箕口,放在坑厕侧设供。同时,另设供案,点烛焚香,让小儿辈对它行礼。
  • 从各地迎紫姑的活动看,紫姑的职责主要不是司人家之厕,而是代卜人事的吉凶和与人一起游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