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份制

词典解释

通过入股方式筹集资本(或资金),建立法人企业,对企业财产实行联合占有,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按股分红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和企业组织形式。其特点是:可以迅速筹集大规模生产经营所必需的巨额资金;可以包容多种经济成分,企业内股权、法人产权和经营权相互分离又相互制约,有利于提高企业和资本的运行效率;主要通行“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有限责任原则,权利与义务对等;股权和法人产权商品化、证券化,资产流动性高,有利于资源合理配置,促进企业竞争和经济联合。股份制不是独立的所有制,本身没有确定的社会性质,可适用于不同的社会制度。它在资本主义社会得到广泛发展和利用。社会主义国家也可利用股份制作为公有制的实现形式以促进生产力发展。

词典名字:

股份制

词典发音:

gǔ fèn zhì

国语辞典
以投资入股或认购股票的方式联合起来的企业财产组织形式,按股权多少进行收入分配。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股份制

  • 股份制亦称“股份经济”是指以入股方式把分散的,属于不同人所有的生产要素集中起来,统一使用,合理经营,自负盈亏,按股分红的一种经济组织形式。也是企业财产所有制的一种形式。
  • 股份制的基本特征是生产要素的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在保持所有权不变的前提下,把分散的使用权转化为集中的使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