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眼

词典解释

针灸穴位名。见《千金要方》卷七。为经外奇穴。位于膝部髌骨韧带内外侧各一横指凹陷处。内侧名“内膝眼”,外侧名“外膝眼”(即足阳明胃经的犊鼻穴,见《灵枢·本输》。主治膝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等疾患。

词典名字:

膝眼

词典发音:

xī yǎn

国语辞典
人体经穴名。犊鼻穴的俗称。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人体经穴名。犊鼻穴的俗称。

孙思邈 《千金要方·风毒脚气·论风毒状》:“凡灸八处……第四膝眼穴,在膝头骨两傍陷者宛宛中是。”
《医宗金鉴·刺灸心法要诀·胃经分寸歌》:“犊鼻膝臏陷中取,膝眼三寸下三里。”
注:“从梁丘下行过膝盖骨,下胻骨上陷中,俗名膝眼,此处陷中两旁有空状如牛鼻在外侧者,犊鼻穴也。”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膝眼 科普中国

  • 本穴为经外奇穴,位于膝盖下的凹陷处,形似膝盖的眼睛,故名。《千金方》云:膝眼“在膝头骨下,两旁陷者宛宛中”,指有内外两穴是膝眼穴。《外台》称“膝目”,《胜玉歌》:“两膝无端肿如斗,膝眼、三里艾当施”。《玉龙歌》:“髋骨能医两腿疼,膝头红肿不能行,必针膝眼、膝关穴,功效须臾病不生”。根据其近治作用,用于治疗膝关节病变如膝骨关节炎等。